第(2/3)頁 自己是皇爺爺欽點的繼承人,他們都應該臣服自己,為何這么不聽話呢。 “圣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不允許我們審問燕王,高勉之案和葉希賢之事件如何能問出真相。” 黃子澄不滿的看向齊泰。 齊泰聽到黃子澄的問話,本不想回答,可當皇太孫的視線掃過來,齊泰無奈的嘆了口氣。 皇太孫一系有許多朝臣,但近兩年最受朱元璋信任,和陪伴朱元璋時間最長的官員,無疑是眼前的兵部左侍郎齊泰。 至于兵部尚書茹瑺,本應該是皇太孫一系的核心臣員,但因為朱允炆最信任黃子澄。 而黃子澄和茹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導致茹瑺越來越少出現在文華殿。 “圣人維護國家綱常之心不可動搖,但燕王畢竟是圣人的血脈,而且燕王這些年來在北境的功績也很出彩,且并沒有其余違法犯忌之事,因此圣人愛子之心……” 對于如何對付朱棣,目前能做文章的只有高勉和葉希賢兩人身上發生的事,其實還不是朱棣做的。 歷史上,黃子澄他們想要找朱棣的罪證,可是審問了許多北平的將領都一無所獲的。 朱棣是個被道德水平低估的帝王。 他唯一的污點就是造反上位。 他的功績有許多的評價,其中的《永樂大典》,是《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諸多的功績不提,而文化是文明的表現,可見永樂盛世的文明之盛況。 清朝“盛世”的《四庫全書》,同樣也有很準確的評價,“清人撰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 總之,面對現在的朱棣,皇太孫一系頗有些無從下手。 和前些年的秦王不一樣。 秦王有太多可以讓他們攻擊的地方。 …… 朱棣沒有被限制出行。 但是他在北平是領導者,而在應天府雖然不是囚犯,實際上成為了“囚犯”。 在應天府百姓們口中的名聲,朱棣已經臭不可聞。 不是應天府的百姓們無知,而是他們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朱棣的壞話。 那些地主階級的口中,可不會有朱棣的好話。 他們忠于朝廷。 他們的階層有更多的讀書人,這些讀書人不少會成為大明的官。 在許多官員中,也有部分官員沒有污蔑朱棣,他們想要找出應天府新的道路。 練子寧在應天府辦工廠一年了。 這一年里。 應天府出現了蜂窩煤,但也就是如此了。 可應天府的經濟的確有發生了增長,而練子寧也更加的苦惱,江淮地區增長的卻是那些商人的財富。 百姓們的臉上仍然沒有北平工人臉上所展露出來的自信。 “咱看應天府的百姓還是很自信的嘛。” 朱棣笑呵呵的說道。 “聽說有個海外極南的酋長,來京城朝貢,因為羨慕應天府的生活,竟然不愿意回去了。” 練子寧搖了搖頭,“如果沒有看到北平民間精神面貌之前,我倒是同意燕王的看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