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金州衛與旅順口的交界處,也就是青泥洼一帶,開采的石灰石礦,滿足了北平八成的需求。
這里也是后世亞洲最大的石灰石礦區,主要礦石為石灰石和硅石,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屬于最優異的。
一萬七千名閹工,沒日沒夜的在此地干活,源源不斷的礦石通過簡易鐵道運輸到不遠處的洗選廠。
經過洗選廠的石礦,因為金州工人的不足,生產技術的限制,沒有就地生產。
通過原料貿易的交易方式,由旅順碼頭的船只運輸到天津碼頭。
金州模式猶如無底洞,無論多少的閹工送達金州,都無法滿足金州幾何倍工業發展的用工缺口。
“金州的閹工使用數量已經超過了七萬,為了奴隸貿易的支出,金州已經支付了三十二萬元。”
林場也在作年終報表。
王真和幾名大管事碰頭,整理各部報表事宜。
“如今的奴隸價格已經上漲到了六元,從最開始的一兩,幾年的時間增長了六倍。”
一名管事笑呵呵的說道:“那些海盜頭子可算是滿足了。”
“沒辦法的事情,用工缺口這么大,金州的根基又薄弱,為了減輕百姓負擔和提高生產效率,離不開使用閹工,只能隨行就市了。”
“成績還是喜人的,金州的人口突破了十二萬。”
“要我看啊,吸收內地人口這么快,對內地百姓最大的誘惑,主要還是發婆娘。”
“哈哈哈。”
幾名管事忍不住笑了起來。
兩個月前日本使者的告狀,金州已經得知,但是沒有人在意。
五年時間。
金州從三千余人變為十二萬,閹工七萬。
這就是金州模式。
不過也離不開四年前,藍玉大案時因為朱高熾的改變,流放金州的萬余人口,以及朝廷調派五千六百戶軍戶,為金州打造夯實的根基。
圍繞這五千六百戶軍戶,以及萬余流放之人,合計近四萬人的基本盤,才有了金州當下的穩定。
前期需要北平輸血維持,兩年前開始反哺北平,最終成為北平“蒸汽機”的金州。
當然,更離不開內地豐富的人口資源。
沒有內地豐富的人口支持,金州從哪里遷移來這么多人,北平現在都出現了用工荒呢。
不過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
他們信任小王爺,不覺得這個問題是問題,只要小王爺不在意,金州的發展就不會受到影響。
王真看完了報表,覺得沒有問題,是成功的報表,在上面簽了自己的名字,蓋了章,又按了手印。
“金州是個好地方啊。”
王真站了起來,忍不住伸了個懶腰。
他這位戰場上走出來的武夫,自從來到了金州,越來越多的與筆桿子打交道,氣質脫變了許多。
但是林場有今日的發展,王真的堅韌可以說是離不開的。
更是有他的坐鎮,金州對閹工使用的安全從來沒有出現過意外的情況。
這位經驗豐富的戰將,把所有的隱患都提前想到了,任何閹工聚眾鬧事的隱患都被他提前布局消除。
金州三面環海,東面連接無邊無際的長白山脈,只有東北方向兩三百里的復州才有兩千余戶的軍戶。
復州以南修建的欒谷關,盤古堡等兵堡關隘,又成為繞不過去的關卡。
只有通過這些要塞,才能進入遼東的平原地區,否則無邊無際的長白山脈,就會是最大的阻礙。
這就是金州獨特的地利,讓閹工們逃跑不了。
因為單個的人離開社會環境,手無寸鐵的進入長白山脈,最后只有成為野獸腹中物的下場。
金州城又成為金州在東邊的橋頭堡,讓金州腹地成為封閉的地區,通過旅順口與外界連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