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最讓朱高熾看重的是小九的品性。 小九如今的地位和資歷,他不但沒有打壓,更沒有貪婪別人的成果,讓北平的技術風氣沒有形成門閥的氣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中國古代因為科舉打破了世家門閥,讓唐宋社會發展到了極其高度的文明水平。 同樣。 科學行業最怕的就是門閥,而門閥是科學發展最大的阻礙。 小九的管理水平雖然不行,但是他讓北平工匠發展到今日,每年幾十萬元的資金投入下去,卻沒有形成門閥,就是最大的功勞。 “這樣吧。”朱高熾給了小九一個主意:“大明科技與技術會的獎金由王府承擔,五萬元的獎金王府出了。” “王府這么有錢?” 技術發展部的部長,驚恐的看向小九,這人怎么什么話都敢說呀。 朱高熾無奈的笑了笑,“王府肯定是拿不出這筆錢的,但是王府有這個號召力。” 讓文書送走了技術發展部部長和小九,朱高熾又交代了文書房一件事。 “鼓勵商人們捐款,以后大明科技與技術會的獎金,形成由商人們捐款的風氣,邀請捐款的商人出席會議。” 這種提高社會地位的事情,商人們是極其愿意的,屬于雙贏的局面。 朱高熾想出的辦法,很快獲得了響應。 最先得知消息的張德輝,主動找到技術發展部,提出由他包辦大會的獎金。 他每年都會為此支出五萬元,技術發展部的部長,不可思議的答應了。 結果技術發展部的部長答應的太快,許多的商人聞風而來,搶著要捐款,就為了獲得一個露面的資格。 最終,技術部部長主動登門張府,向張德輝道歉,關于由張家一力承擔獎金之事。 張德輝人老成精,不會輕易得罪人,也痛快的松了口。 最后。 張德輝捐款一萬元。 合記商行捐款一萬元。 最后留了一萬元的份額,由別的幾家商行共同分擔。 捐款的商行定格為九家。 合記商行的張薄,知道合記背后的勢力弱小,比不上張府這些老商行。 為了確保明年也能有資格參與,張薄提出提前一年統計第二年大會獎金事宜。 很快,連第二年的大明科技與技術會的獎金也被搶先報名了。 合記因為首先提出的思路,又獲得了捐款名額,這次捐款了兩萬元,明年的大會還未開始,就已經有了七萬獎金。 “張薄這個人腦子真是靈活,絲毫的機會都不會錯過。” 北平資歷最老的商家,張德輝也不得不感嘆,“江山輩有才人出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