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其中發明運用獎的獲獎人員最多,獎金也分得了三萬五千元。 萬三,小九,王本都獲得了發明運用獎,哪怕他們早已經領取了技術司的獎金。 從第一代蒸汽機到第三代蒸汽機,乃至其中漲圈部件,汽頂部件,拉缸部件,防松鞘部件,小軸防轉鍵部件,壓板材料. 杠桿式鍛造錘,復合杠桿錘,腳踏式鍛造錘子,碎石機,壓力重錘機。 第一代焦炭煉制技術,第二代焦炭煉制技術,煤油提煉技術,煤灰生產技術…… 在發明運用獎頒獎完后,也是花費最久時間的獎項,朱高熾親自上臺發表講話。 “在關鍵節點上的技術獲獎者,有七十二項,其實對于許多大師有些不公平。” “但是獲獎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已經容納不下,只能精中選精,最終還是有了七十二人獲獎。” “這是歷史發展遺留問題,但是明年將會更加的公正和公平。” “可以清楚的預知,明年的獎項大會上,獲獎人數至少會少大半,可能連四十人都沒有。” “但是明年開始,也會有更多的頒獎大會,竭力讓所有技術人員的成果不至于被埋藏。” 朱高熾講完后,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 因為世子妃出席,所以許多女眷也跟著出席,她們坐在自己夫君的身旁。 中華重工大酒樓是中華重工的酒樓,有半官方的性質。 一號宴會廳,可以容納五百人的座位。 整個會場坐滿了人員。 在會場之外還有旁觀的人,頒獎儀式將會進行一整天,朱高熾會全程參與。 其實會議很枯燥,但是朱高熾的行為會提高技術人員的地位,屬于政治意義大過一切。 對于發明運用獎頒獲獎人數比重這么大,朱高熾認為是正常的。 在工業革命初期,本身就是工匠發明為主。 各項學科的全面快速發展,大部分是建立在工業革命的成果上的,初期是倒研的過程。 后面是理化獎、數學獎。 發明運用獎的獲獎人員主要來自中華重工,那么這兩項的獲獎人員,主要來自各所的學校教師。 其中理化獎則有一半來自煤油煉制廠,化肥廠,氨水制作廠。 生物和醫學獎主要來自金州。 金州的人體試驗有豐富的資源,加上金州封閉的環境,一些當下社會無法接受的倫理,在金州則沒有這個限制。 文化獎,社會理論獎,主要來自報社,劇院。 學校,中華重工,報社,劇院四個方面提供了獲獎人數的九成之多,只有不足一成來自于社會。 這就是規模化的威力。 工匠集中起來,給予他們充分的寬松環境和風氣,必然會誕生無數的火花思路。 洪武二十九年。 不光是北平引導的北境工業化社會過程中,發行紙鈔量超過了大明十幾年的成果。 也是北平技術儲備,全面超越當下大明的一年,形成了拐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