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高熾不怕違背規矩,寧王可不敢違背規矩,這就導致本處于下方的寧王更加被動。 “兔子急了還咬人,大侄兒實在是欺人太甚。” 寧王當著幾名官員的面說道。 “多年來,他在大寧不曾消停的小手段,本王念在叔侄之情,且顧慮朝廷法度,皆大度退讓,沒想到換來的卻是得寸進尺。” 寧王下定了決心,說道:“長史府出面彈劾,把燕世子種種違法犯忌之事全盤托出。” “尊王爺旨。” “還有。” 寧王有點小聰明,陰笑道:“我那大侄兒有些狂妄,把別人的忍讓當做畏懼。” “現在我要給他一個教訓,從營州三護衛抽點軍官,前去五大衛暫代管軍權。” “那些個南下的將領,什么時候回來,什么時候來見本王,等本王滿意了,再恢復他們的軍權。” 既然不講規矩,那大家都不講規矩好了。 寧王也不在意北平行都司了。 畢竟就藩了幾年,名正言順,手里還是有一批將領可以用的,護衛就是最大的底氣。 大寧南部五大主力衛所的軍官南下,只留下基層軍官。 三個月而已。 北平行都司日常管理,并不擔心會有什么幺蛾子。 北平。 顏鈍的去職已經沒有疑問,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趁著現在顏鈍的“消極態度”。 朱高熾全面接管布政司的權利。 首先剝離出來的就是打官司的權利。 打壓一方必定拉攏一方。 朱高熾拉攏按察使司。 顏鈍以生病為由,拒絕出席朱高熾的會議,老狐貍申逵更不會出面,以春耕巡視地方離開了北平。 布政司出面的是左參政張杰,右參政張貫,以及顏鈍這些年的左右手,北平本地官員李友直。 顏鈍這些年帶領百姓開墾新田,具體事務以李友直為代表,是一批中堅官員。 也因為顏鈍的信任和重視,李友直是這些年升職最快的官員,和王府的人蘇觀差不多的速度。 按察使司,現按察司墨麟,也是屬于投靠王府的人。 至于“欽差”戴德彝,他在北平二司并無官身,屬于“編外”人員,并不在受邀之列。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但是有些人啊,總喜歡教老百姓如何種地。” “如果他們是農業的大師,那么自然是有資格來教的,可是明明五谷不分,卻理直氣壯的教老百姓種地。” “我是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的。” 朱高熾舉著大義說道。 軍權就是槍桿子。 朱高熾在北平已經就差明擺著說要造反,而軍隊卻穩穩的跟隨王府。 皇家的事情,連圣人至今都沒有發話,眾人沒有方向,只能低頭不出聲。 比寧王小幾個月的朱高熾,聲音并不大,但是在場的二十余人,哪怕低著頭的人,也聽得一清二楚。 “減負。” “對老百姓們要減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