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寧王叔既然沒有出事,對我們而言是萬幸之事,那么善后就很重要。”
晚上。
朱高熾向葛誠和金忠二人交代。
先生余逢辰已經被關了起來。
既為了避免此人阻礙自己,也不想此人像歷史上一樣自殺明志,太過打擊北平現在的士氣。
北平如今的氣氛有些微妙,能少一事總歸是好些的。
“東三所靠近家廟的一處宮殿已經騰了出來,會專門用來供寧王一家人居住。”
葛誠說道。
“除了限制自由,在飲食生活上要保障寧王叔一家,不能慢待他們,這些都需要留心。”
社會輿論非常的重要。
正是因為朱允炆的削藩之策,讓他的王叔自焚而亡,社會輿論逼得朱允炆要求前線軍隊勿傷朱棣。
可以說是朱允炆婦人之仁,但也可以看到輿論的厲害。
不顧社會輿論的上位者,那么社會風氣必然下滑。
社會道德的滑坡。
是國家發展最大的危害。
好事能變成壞事,壞事變成慘事,任何尋常事物都會變得讓人無法直視。
正如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國家也如如此。
一個無法聚攏民心的國家,哪怕發展再富裕,也只會是一灘散沙,根本提升不了國力。
第二天上午。
朱高熾帶著朱高煦,先去了北平武官軍事學堂。
學堂里的朱能,還有部分武官,以及大寧幾十位武官,紛紛拜見了朱高熾。
北平武官軍事學堂。
有三間教室,一間輿圖室,一間武器展覽室,一間會議室,一間報紙室。
因為建立的匆忙,是中華重工騰出來的場地。
還有許多設施正在修建中。
未來的規劃,以后北平所有的軍官都會再次集訓,統一軍官素質,讓新軍形成標準化。
跟后世連鎖店培訓一個道理。
不要求上限,要求下限。
無論是哪處的加盟店,口味都是一致的,這就是標準。
軍隊也是如此。
“有些人可能會想,是不是王府出于奪權的心思,所以把大家召集起來。”
“這種想法是很淺薄的?!?
“在座的將領,多少是王府的親信。”
“徐理不也是在么?!?
朱高熾指了指其中一名軍官。
營州中護衛指揮僉事。
掌控寧王護衛的這名將領,雖然不是燕山系將領出身,但卻是北平系將領出身。
圈子大了,派系必然復雜。
燕山系是北平系,但是北平系不只是燕山系。
中層將領里,朱能是燕山系的代表人物,徐理則是北平系的代表人物。
高層將領。
北平都司陳亨屬于燕山系,北平行都司房寬則屬于北平系。
這些年里。
朱高熾通過獲得大權,也逐漸認清了各人,以及各人的跟腳。
這是很重要的政治認知。
如果連這些都不清楚,那等于兩眼一抹黑,摸不清楚方向。
只有了解了這些,才能做出更正確的安排。
可以形容為出閣太子和未出閣太子最大的實力區別。
“我等深信王府?!?
“小王爺沒必要解釋?!?
……
一些將領忠心耿耿的說道,仿佛從來沒有胡思亂想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