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高熾的戰略計劃終于達成。
新軍合計建立二十五營,職業兵合計七萬五千人,每年光軍餉支出高達一百四十萬兩。
在職業兵的建設基礎上,淘換衛所兵制,取消衛所兵服役的,減少了部分的軍事開支,又增加了農業生產人口。
“如果不是軍籍工人受訓計劃施行了三年,恐怕新軍的擴充也很難如期完成。”
“小王爺布局深遠,讓我等佩服。”
葛誠笑呵呵的拍著馬屁。
心里還有句話沒有說出來,小王爺要造反的心思,恐怕有好幾年了,藏得可真夠深的。
沒有這些年各個相關方面,一個接一個隱藏的布局,雖然有工業之威力,也無法如此的順利。
朱高熾欣然接受。
只要結果是好的,手段方面嘛,百姓們享受到紅利,細節上的些許也就沒人會計較了。
老百姓都愿意當官的貪一點,只要能做點實事。
自己可不只是做實事這點事。
“軍心可不可控?”朱高熾關心的問向陳亨等人,軍隊擴張了,但是軍心和士氣也很重要。
“軍心沒有問題。”
“金州營和石匣營雖然是營制,但是多年來培養了大量中下級合格軍官。”
“還有許多優秀的軍籍工人后備役兵官,加上大寧軍官,遼東軍官,以及太原軍官中選拔出來的合格人才。”
“在基層軍官方面并沒有受到大的影響,戰斗力不用懷疑。”陳亨肯定的說道。
北境的軍隊本身就是邊軍,有大量的合格基層軍官,具備實戰經驗,加上北平這些年的培養,不到八萬新軍而已,基層軍官并未出現短缺的現象。
在軍隊風氣上肯定是下滑的,但是軍隊戰斗力不會質的下降,下降的是精神素質方面。
這位北平都司的都指揮使,和大寧的都指揮使房寬兩人,幾個月來忙的一口氣都沒有歇。
“那就好。”朱高熾放心的點點頭。
“把各地衛所軍中的人才吸收到新軍中,既保障了新軍的戰斗力,又減少了可能的威脅,如今新軍已成,是否找塊地方來拿試試手?”
人群中的房寬主動上前,心狠手辣的說道。
他要求北上。
陳亨要求南下。
兩人的意見并沒有統一,都說的有道理,就看朱高熾如何選擇。
姚廣孝又恢復了高人的氣度。
在應天府被拷打的狼狽已經消失,恢復了本該有的理智,“細思下來,圣人會不會有易儲的想法?”
姚廣孝的話,震撼了所有人,連朱高熾也驚訝了。
不是沒有幻想過。
但如果不是自己靠著工業化的實力,以及提前布局的殺手锏,郭家的背叛,就是刺向他最狠的一把刀。
所以朱高熾不再幻想。
現在聽到姚廣孝的話,朱高熾又忍不住聯想起來,有些事情的確很順利。
大明的反應太慢了。
這可是明初。
朱元璋全力以赴,朱高熾就算不認為自己會失敗,但是動靜也不會如此小,這才是本該有的現象。
哪里像如今,鬧了這么大的動靜,雙方實際上才死了一兩千人,仿佛“村戰”似的。
“圣人怎么會有易儲的想法?皇太孫可是圣人親自指定的,這些年來朝臣多少人依附了皇太孫。”
葛誠反應不過來,喃喃自語道。
圣人對于繼承人是非常看重的。
太子那不用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