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搞哄么。”
朱元璋大怒,老四的神情,朱元璋看得明明白白,上前就動手,老當益壯。
“父皇,兒子錯了。”
朱棣松了口氣,連忙討饒。
就像小時候一樣。
那時候有大哥在,這種時候,大哥就會護著他們,父皇都會給大哥幾分薄面。
“他敢抗旨不來,咱還不封他了呢。”
朱元璋冷哼。
“咱的大軍不敢北上,他手里精兵天下無敵,豈能把咱放在眼里,說不定還瞧不上。”
“怎么會。”
朱棣急了,“大明天下,他安敢不動心。”
“嗯?”
“兒子又說錯話了。”
子怕父。
朱棣痛苦又快樂著。
“他不來,咱如何封他。”朱元璋收回了手,對于眼前的老四,朱元璋內心也是滿意的。
就自己的那些兒子里,如今能拿得出手的,還就是這從小調皮的朱棣。
小時候就膽大包天,和徐家的姑娘眉來眼去的。
“兒子再寫密信回北平,罵他一頓。”
“算了吧。”
“我是看出來了,你這兒子并不怕你。”
“大哥也不怕父親。”
朱棣接過話,最后一個字剛說完,朱棣就知道自己說錯話了。
果然。
朱元璋沉默了。
朱棣低下頭,這種時刻,還是不要刺激父皇的好,父皇今日能改主意,明日也能改主意。
其實朱高熾沒來應天府,朱棣是松了口氣的。
媳婦兒子牢牢掌握戰略主動,朱棣覺得自己在父皇的心中越重要,反倒是一家子來了應天府,那就只能看父皇心意了。
真要來應天府。
至少要等自己全面接管應天府的軍權,最好能引入北平的軍隊,如此才是妥當。
“老四,不要怪父皇。”朱元璋平靜的說道:“嫡長制關乎天下穩定,是國家安穩之根基也。”
“今日咱改變主意,因為你兒子贏了,只此而已,為了大明,咱愿意讓步。”
“但是嫡長子沒有錯,你的嫡長子會繼承你,你兒子的嫡長子,會繼承他的,如此才能避免父子相殘,兄弟相殘,不讓國家陷入內陸啊。”
“父皇沒有錯,錯的是兒子,兒子有野心。”
朱棣低著頭。
“你是好兒子,咱從來沒對你失望,只是你跟養了個好圣孫。”朱元璋自言自語:“三代之治,大明之福,天下之福。”
人算不如天算。
老大壯年病逝是朱元璋沒有料到的。
老二急病而亡,也是朱元璋沒有料到的,老三聽說也病的嚴重,朱元璋派了太醫去,山西并沒有阻攔,回來也確認了。
老四的異軍突起,以及老四兒子的改革,同樣是朱元璋沒有料到的。
太多的沒有料到。
一個接連一個的打破朱元璋的計劃,朱元璋內心頗為困苦。
“老天真喜歡跟咱開玩笑啊。”
朱元璋感嘆。
“難道又要殺人嗎。”
聽到父皇的自言自語,朱棣情不自禁起寒顫。
周邊的太監們,更是屏住了呼吸,深怕引起圣人的視線。
朱元璋突然拍了拍朱棣的肩膀。
朱棣嚇了個哆嗦。
“你兒子不來,讓咱的計劃落空了啊。”朱元璋喃喃道:“這是逼著咱殺人呀。”
朱棣遲疑。
父皇要殺誰。
……
朱元璋的旨意,突然下旨要求燕世子來京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