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很奇怪呀。” “燕世子怎么可能來京城,如此豈不是自損顏面。” “除非圣人和燕世子有私下達成的默契。” “你是說?” “圣人有易儲之心啊。” “哐當。” 那人的筷子掉落地面。 事情就怕人揣摩,天下聰明人太多了,這么多聰明人揣摩一件事,猜來猜去的,總有猜到真的。 真真假假,誰也無法確認。 但是應天府的確有了謠言,其中也有圣人的易儲之心。 應天府各種離奇的小道消息,還有塞外的捷報,整個朝堂都慌亂了,更慌亂的是皇太孫一系。 “聽說圣人有易儲之心啊。” “會不會想要易儲給燕王?” “至皇太孫于何地。” 黃子澄聽到了一些議論,在屋中來回的踱步,他不是傻子,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此時的他終于感覺到了不對,越想越臉色蒼白。 郭英的調離。 幾位官員的調離。 不少外地的文武官員入京。 應天府禁軍的將領,重要的職位全部換了人,要么是圣人當年提拔起來的年輕將領,要么是圣人的養子。 朱元璋布局能力很強。 不光在文官階層打造了老中青階梯,同樣在武官階層打造了老中青階梯。 老一代的凋零了,但是有對朝廷忠心耿耿的郭英,忠厚的耿炳文,其余的中青一代也成長起來。 平安,吳杰,趙安,盛庸,鐵鉉,張玉,盧震,馬宣,毛遂等等。 所以朱元璋牢牢的控制局面,沒有人可以撼動他的地位和心意,哪怕是皇太孫一系也得按照朱元璋的規劃來。 “齊泰呢?” “齊泰的管家說他病了。”家里人出面說道。 “好你個齊泰。” 黃子澄破口大罵,他算是看明白了,齊泰早就看破了圣人的計劃,可他竟然一點口風也沒有透漏。 黃子澄瞇起了眼,露出了兇光。 這位才能水平不提,但的確也是個“狠人”。 應天府的禁軍指望不上。 松江府。 數百艘戰船停靠著碼頭,上萬名水兵駐扎此處,正是朝廷編練水軍的地方。 水寨,戰船,水兵。 江淮之富,結合南方之力,編練水軍的速度很快。 李景隆洪武十九年承襲曹國公,多次到湖廣,陜西,河南等地練兵,在應天府皇太孫一系的眼中,是根正苗紅的勛貴。 因為此人和北平沒有什么交集。 有名官員找上了李景隆。 “什么?” “你不敢?” “這如何使得。” “曹國公,天下社稷盡在你手啊,難道你要眼睜睜的看著天下社稷亡嗎。” “那北平的改制,難道曹國公沒有聽過。” 北境在明初還真沒有什么大地主。 但是江淮不同。 南方的大地主多。 大地主自己不會種地,需要佃戶為他們種地,而北平的工業化把人口吸收走了。 北平的地主們過得很慘。 既不能空田,卻又招不到佃戶。 田怎么辦呢? 地主們有錢,有些人去做了生意,他們寧愿空著,也不愿把田交出去。 但是北平的新法。 田不能慌,荒田者會被官府沒收田地。 這是要命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