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公平公正。” …… 軍歌融入了軍紀,讓聽到的百姓能聽得簡明。 最后。 三面旗子飄揚在天空中。 楊文,周興兩位大將,朱高熾選擇留在了北平都司,即是防備,也是對他們的優待,補充北平方面缺少高級將領的短板。 其余的中低層將領,大多考核成績優異,學堂在心理建設上也認可了他們。 最后調去了新軍各營,成為各營的中低層軍官。 新軍擴建的速度太快了,戰斗力下滑的也厲害,需要大量經歷過多年實戰,具備新軍知識體系的指揮型軍事人才。 遼東為主的軍官畢業,山西為主的軍官們正式入學。 這一批批的各地軍官,代表了王府整合了各地的勢力,真正的納入自身的體系。 “雖然目前保持和平,但是戰略主動優勢絕對不能放棄。” 閱兵完后,朱高熾在都司衙門開了軍事會議。 楊文,周興直接由朱高熾特許提前參加都司會議,在場的人都知道,要不了多久他們的正式委任狀就會下達。 周興已經真心投靠了王府。 事不過三。 第一次上王府負荊請罪,王府放過了她,第二次遼東歸順,他不會在有第三次。 至于楊文。 到底是否真心實意,其實北平方面心里也沒底。 但是朱高熾說千金買骨。 既然想要大明天下,自然就要有包容更多人的心胸,留在都司已然避免了楊文直接沾手軍權,又何必過分杞人憂天呢。 就算楊文最后真的背叛,對朱高熾也帶不去多大的麻煩。 “塞北的烏格齊哈什哈,聽塞南的人說,此人要帶部落西遷,根據收到的情報,基本可以確認無誤。” “至少十年內,塞北塞南不會有問題,為修建鐵道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 “當塞北,塞南兩條鐵道建成,整個北方再也不會成為大明的憂患。” 房寬仔細的講述北面的形勢。 房寬的報告,朱高熾是認可的。 當工業化發展起來后,草原不少地區一望無際的地勢,反而是最無法抵抗鐵道的,倒是南邊的叢林才是大麻煩。 所以朱高熾并沒有把塞北放在眼里,比起南邊的安南,塞北并不是什么麻煩。 “基于此,新軍將分為兩個方面。” “一個方面駐守山西,除了起到穩定山西的作用,也有防備陜西,陜西的宋將軍威望甚高,手中兵力不弱。” “另外一方面,則是用來保衛北平的,等待朝廷大軍來攻,不過目前看來,我們可能不用打仗了。” 房寬呵呵笑道。 會議結束。 “圣人有易儲之心啊。”楊文感嘆。 聽到這個消息,楊文并不是太懷疑,內心更傾向與是真的。 不光是南方震動,北方更震動。 北平吸收各地速度之快,這個消息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合著我們打生打死,結果人家爺孫鬧著玩呢。” 周興懊惱。 心中說不出的郁悶。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當年我就該加入北平,也混個從龍之功不是。” “那你的確虧大了。” 楊文是個樂呵性子,拍了拍周興的肩膀,雪上加霜的一句話,讓周興心里滴血。 感覺自己時運不濟,怎么就錯過了呢。 今天提前發,明天還是下午六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