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四十章 讓我們留名青史吧-《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廖鏞看到了不一樣的社會。

    天津漕河碼頭的繁華,北平的不夜城,嶄新的高樓,更加寬廣的街道,公園,廣場。

    到處修建的高大的水塔,巨大的鐘樓。

    絡繹不絕的馬車。

    騎著騾驢馬代步的人們。

    密布的鐵道網絡,時不時看見的冒著蒸汽的火車。

    街道上一家接一家的酒樓和食鋪。

    各色的商鋪。

    整齊的燈柱,街道商鋪掛著看不到頭的招牌,旗幟,燈籠,甚至街道上懸掛的繩索,下面有一排排的各色小旗子和裝飾。

    街道上有路牌。

    每條街道上有公共廁所。

    街道上的人們絡繹不絕,穿著各色各樣的衣服,還有不少的女性婦女。

    北京城的周邊郊區,修建了一片又一片的新城區,沒有擴建城墻,到處都是高樓。

    最多的就是工地。

    工地連著工地,一棟棟的房子正在修建中。

    新的樓房鋪設更多新的技術,冬天使用蜂窩煤取暖的磚道,壓水井,集中供水的管道。

    明亮的玻璃窗,干凈漂亮的油漆。

    農機店里,廖鏞看到各色各樣的農機,一些是他在書本上看到過的古記載,一些是他未見過的。

    一棟八層巨大樓房的北平圖書館,里面有十萬本藏書,在大樓的廣場下,有巨大的水池。

    在大樓的頂端,懸掛了水塔,還有奇怪的管子,說是防火用的。

    防火廳。

    幾十輛水車,水車車輛懸掛著抽水器,可以抽水后,人們利用壓力向高處噴水。

    警衛廳。

    從布政司脫離出來的衙門,負責維護地方治安,抓捕宵小等治安類的工作。

    “這就是恩師所言的,北平要施行的小衙門嗎。”

    廖鏞醒悟。

    一個個衙門從布政司脫離出來,雖然還屬于布政司管理,但布政司的權利仍然被削減了。

    廖鏞心里的壓力大了起來。

    欣欣向榮的北平,并不是應天府輿論中的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賣報嘍。”

    “賣報嘍。”

    賣報的孩童換了一批又一批。

    流入北平的人口絡繹不絕,這些初來乍到,還未享受到北平工業化發展紅利的人口,仍然處于貧困線上。

    他們許多人還在北平尋找機會,或者剛加入工作,還沒有改善生活環境的積蓄。

    “來一份報紙。”

    廖鏞說道。

    找了一家酒樓,在大廳中點了兩樣菜,一邊看報一邊吃飯。

    “報紙是改變輿論風氣的利器,看來我得跟恩師寫封信,提醒下恩師,北平報社在京城開的分號,要找個機會禁了。”

    廖鏞因為家庭原因,沒有繼承家里的爵位,目前只是散騎舍人,對此他是不滿的。

    所以他選擇了投靠皇太孫一系,拜方孝孺為師。

    這條道路是金光大道。

    黑白通吃。

    歷史上,此人坐火箭一樣升起,官至都督,此人的眼光和才能可見是有的。

    報紙的威力,廖鏞很快就發現了。

    在南方。

    北平的報紙并沒有傳過去,所以南方的輿論是掌握在鄉紳手中的。

    報紙上說誰好。

    那么很多人就會受到影響。

    同樣。

    在沒有報紙的地方,鄉紳們說誰壞,百姓們就會受到影響,認為誰是壞的。

    在報紙上,廖鏞還看到了幾個人的名字。

    “這些人竟然來北平了。”

    鹽商的富,大明是人人皆知的,那些最大的幾家鹽商,名字也有許多人知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河县| 广德县| 荆门市| 北票市| 大埔区| 姜堰市| 绵竹市| 延庆县| 康平县| 靖江市| 哈尔滨市| 汉寿县| 巴马| 吴忠市| 湘西| 新和县| 商水县| 遂溪县| 温州市| 曲阳县| 元氏县| 绥中县| 灵山县| 尚义县| 茂名市| 前郭尔| 奎屯市| 遂溪县| 收藏| 濮阳县| 辽阳市| 长汀县| 嘉峪关市| 黄冈市| 长岭县| 九龙县| 双鸭山市| 犍为县| 塔城市| 延庆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