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七十三章 打不過就加入-《工業(yè)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先民自古有渾天說和蓋天說等。”

    “我本人更傾向渾天說,大地是圓的,并且更支持地有四游,地日行一度,風輪扶之;地有四游,冬至地上北而西三萬里,夏至地上南而東三萬里,春秋二分其中矣。”

    “因為根據(jù)上海縣水手們的說法,他們在海平面上,最先看到的是風帆,然后才是船身。”

    “所以大地應該是圓的,正如渾天說,但是我認為我們腳下的圓球,應該是圍繞太陽的。”

    “宋代賢者提出的,地與星辰倶有四游升降。”

    “四游者:自立春,地與星辰西游;春分,西游之極,地雖西極,升降正中,從此漸漸而東,至春末復正;自立夏之后北游,夏至,北游之極,地則升降極下,至夏末復正;立秋之后東游,秋分,東游之極,地則升降正中,至秋末復正;立冬之后南游,冬至,南游之極,地則升降極上,至冬末復正。”

    “此是地及星辰四游之義也。”

    “凡上種種,而推測月亮圍繞圓球轉,而圓球圍繞太陽轉,我取名為太陽說。”

    “只有太陽說,才能把渾天說,四游說,以及四游升降說連貫的解釋起來。”

    ……

    技術報。

    刊登了京城的文章。

    京城最開始分為司天監(jiān)和回回司天監(jiān)。

    回回司天監(jiān)最初的官員,就是洪武二年,從土耳其移居來的父子三人。

    后來回回司天監(jiān)取消,只保留了司天監(jiān)。

    有天文、漏刻、大統(tǒng)歷、回回歷四科,是專門觀察天文,并推算歷法的部門。

    但這些都不足為奇。

    神奇的是京城最有名的卻是馬蓬瀛,原籍河北昌黎,洪武二十五年遷居京城。

    自幼聰慧,隨父讀書,逐漸成為精通歷數(shù)、天文的奇女。

    是洪武朝吳伯宗死后,公認的天文大家。

    朱元璋都聽到過此女的才能,召此女多次入朝堂歷任尚宮司宮,推動天文的發(fā)展,包括未來的朱棣也重用過此女。

    “這個婦人膽子真大。”

    “胡說八道。”

    事物的發(fā)展始終充滿了爭議。

    就如外星人是否存在。

    不信的人不信,信的人深信。

    而此女更是破了技術報的先例,從創(chuàng)刊以來,第一位被刊登文章的婦女。

    “尊敬的馬先生。”

    “第二屆大明科技與技術會,乃至行業(yè)交流會,將定于洪武三十年十一月十五日召開。”

    “此次學術年會諸多著名的學者參加和交流,共同探討各類知識,會議期間并有頒獎過程。”

    “大會已經(jīng)邀請到了五百名學者,涉及理化,發(fā)明運用,數(shù)學,生物和醫(yī)學獎,文化,社會理論等各方面。”

    “關于馬先生在天文領域的才能和成就,特邀請馬先生在大會上做學者報告。”

    “誠邀請您的參與,一切差旅費由大會負責。”

    ……

    京城。

    一戶普通的宅院。

    婦人手里拿著北平送來的書信,臉上滿是猶豫。

    “你想去就去吧。”

    她的夫君笑道。

    婦人的才能絕對是頂尖的一批。

    但也離不開她的夫君的支持。

    和普通的男人不一樣,婦人的夫君劉公直,并沒有要求婦人在家一心相夫教子,而是支持婦人研究自己的愛好。

    正是有家庭的支持,才有了婦人的成就。

    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天文學家,是有明一代,第一位獲得品級俸祿的女官。

    馬蓬瀛得到了夫君的支持,不再猶豫,打包好了行李趕往了北平。

    她很早就想去北平了。

    每期的技術報,馬蓬瀛都會閱讀。

    在技術報上,無數(shù)整合出來的知識,讓馬蓬瀛大開眼界,仿佛推開了新大門。

    加上上海縣的開放,馬蓬瀛又研究過水手們的言論,才有了她膽大的推測。

    不過她內心并沒有把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出国| 嫩江县| 台江县| 琼结县| 内江市| 潮安县| 宿州市| 武平县| 仁布县| 房山区| 黑河市| 南部县| 姚安县| 长武县| 二手房| 石狮市| 梁山县| 惠水县| 泸定县| 乌什县| 法库县| 安化县| 合山市| 横峰县| 胶州市| 海伦市| 西和县| 洱源县| 咸丰县| 留坝县| 夹江县| 武穴市| 东至县| 新昌县| 正阳县| 吴忠市| 望奎县| 金溪县| 平果县|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