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良家子。” 百戶知道的更多,心中想到了一個詞。 漢朝的強大。 就是六郡的良家子構成的。 一漢敵五胡。 城市的人口可不是好兵源,只有良家子才是真正的好兵源。 按照北平的片井制度成長起來的良家子,百戶已經想不出未來會有多么強悍。 家庭富裕,能文能武,更有家傳的兵事本領,養出來的都是拿得出手的人才。 這樣的兵源,只要訓練幾個月,磨合一番后,拉出來就是無所不能的精兵。 可是百戶有個疑問,終于好奇的問道:“一戶人家不靠佃戶,自己能種一百畝地?” “有農機呀。” 吏員見過北平的大片井制度,笑著解釋有那些農機,靠著農機的幫助,人的耕種能力大大的提高。 “雖然在深耕細作上有些浪費,但也減輕了耕地的負擔。” “一百畝田不是全部用來種地,有了大量的荒地,養馬和牲畜不再是額外的負擔。” 吏員描繪的未來,讓每個軍戶眼神里都在發光。 種地的漢子還怕吃苦? 祖傳的基因,就沒有怕吃苦的。 他們怕的是餓肚子。 只要日子有奔頭,敢叫山河換日月,能與老天做奮斗,用一把鋤頭可以讓世界大變樣。 …… 應天府的人口密集,隨著軍戶的政改,逐漸向外傳播。 十幾名巡檢丁差,在巡檢官的帶領下,包圍了大院子,里面的人不給開門。 巡檢官手里拿著短銃,其余的巡檢丁差們也紛紛拿出武器。 從軍中退役下來的巡檢官,并不把院子里的人們放在眼里,威脅的說道。 “主動跟我們走,只追究當事人,其余人只要參與抵抗的,違背了大明律,全部受到牽連。” “周大官人,你要想清楚,是否要牽連自己的孩子們。” 院子里的老者渾身顫抖。 “爹,咱們不怕他們。”老者的兒子寬慰道,不過十幾名巡檢丁差而已。 他家的大伯在朝中做官,巡檢官算什么東西。 “頭。” 一名巡檢丁差上前露出擔憂,“看樣子他們不會乖乖束手就擒,咱們兄弟少。” 話未說完,巡檢官瞪了眼。 巡檢丁差不敢再勸。 巡檢官剛從戰場上退役,不想回去搬援兵,認為自己十幾個人能拿下對方。 就算有傷亡又算什么,對方都不怕,他豈是弱于對方的人。 巡檢丁差心里暗苦。 新來的頭脾氣硬,作風也硬,不懂的轉彎,明明可以叫人的事情,偏偏要蠻干。 “上。” 巡檢官不等了,準備帶著兄弟們硬闖。 “你們不要過來,不然我就要射箭了,傷了誰,死了誰,到了閻王那里別埋怨。” 老者的兒子威脅道。 巡檢官抬起短銃,朝天放了一槍。 “這是警告,再不放下武器,就要對著你開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