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鳥銃聲嚇了老者一跳。 “算了。” 老者攔住了兒子。 不顧兒子的勸慰,老者打開了門,主動走向了巡檢官。 巡檢官見狀,沒有為難老者的家里人。 “周大官人,你私下收糧賣糧,巡檢司已經證據確鑿,跟我們走一趟。” 老者的兒子,也不敢真傷了官差,見嚇不住對方,一臉的氣憤,狠狠盯著巡檢官。 巡檢官嗤笑一聲。 “你剛才用弓箭對著我,我現在就能抓你,不過看在你父親主動出來的份上,才放你一馬而已,你要還是不懂收斂,大可以試一試。” 巡檢官的威脅,讓年輕人面子上掛不住。 可他并沒有過多的舉動。 有產階級的妥協性,在他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巡檢官經過培訓,雖然知道自己有些莽撞,可他賭對方不敢豁出去一切。 傷了他,他后面還有更多的巡檢官。 這就是他的底氣。 至于這家人身后的關系網,巡檢司與兩課司一樣,并不受六部的管理。 不久后。 這家人因為違背糧點政策,因為是初犯,并且數額不大,老者被判了三年,由司獄司收押,罰金五百兩。 年輕人開始不愿意給。 當巡檢司告知會收沒家宅以及祖田,胳膊扭不過大腿,最后還是交足了罰金。 應天府江寧鎮的案件,上了應天府社會報的頭版頭條。 整個應天府。 在施行糧點政策第三個年頭開始,大戶們吃盡了苦頭,加上應天府的工業發展,佃戶們變少了。 陷入于北平前些年一樣的處境。 大戶們的土地即不能荒廢,又無法招到足夠的佃戶,糧價又被死死的控制。 提高傭金招募佃戶,只能是應急,不是長久之道。 “如今的世道,不讓我們活啊。” 有名鄉紳憤慨道。 洪武三十二年的糧食收購價出來了。 在人工工錢漲價,許多商品也有價格上調等局面下,糧食的收購價依然保持不變。 朱高熾的名聲,在鄉紳們之間湊不可聞。 “什么好圣孫可行三代,我看啊,圣人活著的時候都要維持不下去,圣人真是老糊涂了。” 矛頭已經開始對準朱元璋。 錦衣衛聽到市面上的如此言論,立刻查源頭出自哪里。 “圣人。” “最近還是不要出皇宮了。” 李道信勸道。 “咱還怕了不成,一些鄉紳罷了,無兵無權的,掀不起大浪,咱越是退讓,他們越是鬧得兇。” 朱元璋深知人性。 越是讓步,別人只會更進一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