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五百年來,打到此處的也只有我了。”
旌旗招展。
騎在馬背上的朱棣,望著山清水秀的熱海,忍不住感嘆道,內心充滿了得意。
此地唐代屬于碎葉城地區的范圍。
當地人又稱素葉城、素葉水城,因其依傍素葉水,故得此名。
唐朝在西域設的重鎮,也是中國歷代王朝在西部地區設立的最遠的一座邊陲城市。
后世清朝與俄國簽訂條約,主權歸屬于俄國,從此中華在法理上徹底失去了這片土地,包括此地以東大片的土地。
明朝。
雖然沒有實控此地,但是此地屬于大明的藩屬朝貢國,也就是天下宗藩體系。
清朝的失敗,和法國簽訂條約,和日本簽訂條約……
失去了朝鮮,失去了安南等。
讓中華先民們留下來的宗藩體系,這份偉大的遺產消失于歷史的長河,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國家制度。
國家制度并不算落后,但是因為陷入了時代代差的落后,失去了發展宗藩體系的機會,對于中華文明是巨大的衰退。
“接下來要看如何治理,只有治理好當地,才能真正的歸入我大明。”朱棣向官員們說道。
官員們的能力,決定了地方的歸屬。
看著年輕的官員,朱棣心里沉甸甸的,頗有些擔憂。
前皇太孫一系的打壓,讓大量的中老年官員離開了朝廷,取而代之的是年輕一代。
可年輕代表了沒有經驗。
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就是因為年輕的官員們不懂政治的妥協,只曉得嚴守教條。
認為自己做的沒有錯,因此而死不悔改。
可治理國家怎么能用簡單的對錯呢。
從京城傳來的急遞,讓朱棣放棄了順道北征的意圖,不久,朱棣帶著部分軍隊返回委魯母,召見了阿魯臺的使者。
黑的兒火者是東察合臺汗國的大汗,如今隨著黑的兒火者逃亡帖木兒汗國,預示著東察合臺汗國的覆滅。
阿魯臺原是鬼力赤的部下。
鬼力赤是窩闊臺一系的子孫,從瓦剌分裂出來的勢力,原本的歷史上,毒殺了哈密王安克帖木兒。
哈密王安可帖木兒是大明朱元璋所封。
鬼力赤侵占了哈密后,向大明稱臣納貢,然后與東察合臺汗國的黑的兒火者交戰。
然后就是韃靼和瓦剌。
可如今歷史發生了變化。
北平先是打敗勃林帖木兒,再擊敗了額勒伯克可汗,收復了韃靼和東部蒙古。
然后剿滅了鬼力赤,最后又打敗了黑的兒火者。
殘余的勢力阿魯臺等人逃回瓦剌,與瓦剌北方的諸部重歸于好,不敢再與大明爭鋒,選擇向大明稱臣納貢。
朱棣因為京城的消息,決定接受他們的歸順,也就是歷史上的瓦剌西部地區。
“本為一國,不該有兵戈,而當一體和諧安寧。”
朱棣向臺吉們說道。
眾臺吉連連稱是。
“我們物資貧瘠,還望太子殿下仁德,互開邊市,允許雙方貿易。”阿魯臺的使者恭敬的說道。
朱棣沒有拒絕。
哈密,亦力把里,加上東察合臺汗國的地區,實在是太大了,需要保持穩定。
“哈密以北的伊吾,沙洲以北的馬羅山,兩地為互開貢市的地區,雙方都需要保障當地的和平,以免阻礙貿易的順利。”
亦力把里以北的山脈,阻絕了兩地的交流,而且朱棣也不會在亦力把里開市。
哈密以北的兩處,適合人畜通行,而且哈密靠近嘉峪關,形勢更加的穩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