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宮里開出了一畝地。
朱元璋喜歡上了種地,其實他對種地并不算好手。
童年的時候就成為了孤兒,離開了田地成為了流民,然后混入寺院干雜活,結果沒幾年又重新開始乞討,最后加入義軍。
哪怕當了皇帝,讓人在皇宮里種植水稻和蔬菜,也是下意識的想法,自己并不會管。
老了,閑了,呆不住,去年有段時間不能出宮,他漸漸的找到了新的打發時間的東西。
朱棣在外檢閱大軍,朱高熾陪著朱元璋整地。
種地辛苦,朱高熾不認為自己能吃這個苦,但眼前的只是一小畝土地,更像是場游玩。
“皇爺爺說的好有道理。”朱高熾配合道。
朱高熾沒干過農活,不是沒看過農活,一眼就發現,朱元璋在這方面是個樣子貨,中看不中用。
聽到孫兒的語氣,朱元璋老臉一紅,想起了這孫子從小就在宮外晃蕩。
于是他也不再裝了,起身問道。
“你從來不粘人命,如今看起來,仿佛要下令殺人了?”朱元璋好奇的問道。
楊渤的事情,在他眼里并不算大,沒看出有什么值得孫兒破戒的所在。
“楊渤的案件暫時無法查清楚,但是當安南收復后,必然會水落石出,如果此人真的幫助安南蒙騙大明,那么我不但會殺他,還會下令清查所有包庇者。”
朱高熾點點頭。
當下的時代,婦孺自身的獨立權并不高,依附于男性,真正做事的是男丁。
所以古代滅族只針對男丁。
至于其余人受牽連。
如今本就是講究族人與知交的時代,利益共同體,不像后世屬于原子化個人。
朱高熾知道,楊渤此人身后必然有一大批人在關照他,對于這些關照的人,同樣不會放過。
朱元璋越發的好奇。
這要是牽連下來,可不是一兩個家族。
朱高熾沒有隱瞞,把內外矛盾解釋了一番,朱元璋聽后刮目相看,“倒是與先民的家國天下說有些類似,看來你還讀過書的嘛。”
聽到朱元璋的打趣,朱高熾很無語。
自己可從來沒有小瞧過古人的書籍,例如宋濂所寫的《送東陽馬生序》。
真要是把這篇文章讀懂了,那么人生必然要順利許多,知道如何在社會上立足。
朱元璋沒有繼續打趣自己的孫子,認真的教導說道。
“咱喜歡講道理,講了一輩子的道理,最后發現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道理有時候是講不通的。”
朱高熾點了點頭。
只有一個立場下才能講通道理。
“孫兒認為,天下人中,大多數還是希望大明繁榮富強的,在此根基之上,以仁德律法為重。”
“但是孫兒也同樣知道,有極少部分人,并不會接受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哪怕這部分的利益,是建立在壓迫別人身上的。”
“同樣的道理,只要他不作出危害大明,傷害民族利益的事情,仍然會酌情處理。”
“反之。”
朱高熾笑了笑,“有許多人夸孫兒,說孫兒類祖。”
“哈哈哈。”
朱元璋忍不住大笑。
孫兒今日說的話,讓他非常的高興。
皇太孫監國以來,第一場牽連大案,因為安南之事悄然無息的發動了。
……
朱棣巡閱京營返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