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北平系有不滿之聲,但也被太子強行壓下去,獲得了大明其余軍中勢力的支持。 “此次作戰要深入安南國內,云南的鐵道又沒鋪設好,加上廣西的鐵道只鋪設到了桂林,所以補給線非常的重要。” “除了二十萬大軍之外,總共征召了近四十萬的民夫,其中多半就是用來維護補給。” “運糧、守營、編橋、造船、采伐竹木諸雜差使及其事余故,皆在此數之內。” “昔秦伐楚,王翦以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止用二十萬,竟為楚所敗。” “后秦復從翦言,用六十萬人,乃遂滅楚命。” 朱棣喋喋不休的說道:“黎賊的實力,雖不敢比楚,然以咱的料之,必得六十萬,方可大成功。” 朱能等人滿臉的麻木。 從確定作戰的時候起,他們每日都要來被太子殿下告誡一方,乃至行軍的事項,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建議和擔憂。 雖然小心駛得萬年船,可也太煩人了,只是大家又不敢反對,越發的苦著臉。 “咱不過多說了幾句,你們看看自己的臉色。”朱棣露出了不滿。 朱能等人連忙擠出笑容。 比哭還難看,朱棣揮了揮手,放過了眾人離開,眾人如臨大赦,趕緊的離開了武英殿。 “朱能。” 朱棣還是不放心,朱能要前往廣西負責前線運轉,自己目前還要留在京城調度,遲上半個月才去安南。 六十萬的人力聚集到廣西,加上方方面面的物資,朱棣很擔心前線的將領出錯。 朱能無奈的回頭,硬著頭皮繼續聽朱棣的教誨。 太子殿下說的很對,可是一直說,一直強調,就讓朱能很頭疼了,而他還不敢拒絕,還得時不時配合一聲。 突然。 朱元璋來到了武英殿,朱棣和朱能連忙向他行禮。 匆匆而來的朱元璋,不耐煩的揮了揮手,然后急不可耐的說道:“咱思考了一夜。” 父親剛一開口,朱棣的眼角扯了扯。 “出兵入安南,自雞翎關到其國中,沿途必須設立衛所,筑城以鎮守之,務要烽火相望,聲勢相接,遇有警急,可以應援。” 朱元璋指了指朱棣早上讓人懸掛起來的輿圖。 安南的輿圖大明是有的。 更有安南軍將裴伯耆的入京,透漏了安南各地的軍事狀況,給了大明非常大的幫助。 朱元璋這些天經常看,輕易的找到了位置。 “這些地方可以立衛,這幾個地方可以立所,還有啊,衛某所合留軍士多少、合存糧多少,何人可守某衛某所,你和文武大臣應該提預先計議,與前線采用密奏的方式,免得消息外露。” 朱能低著頭,極力的忍著笑。 太子殿下的臉都黑了,看來這段時間,太子殿下沒有被圣人叨嘮,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 剛剛還在笑,朱能就聽到圣人叫自己的名字。 “當初云南僻在萬里,山川險固,咱一鼓而平之,創立自古所無之功,與天地共為悠久者也。” 朱元璋先是得意,然后交代:“今安南雖在海陬,自昔為中國郡縣,五季以來,力不能制,歷宋及元,雖欲圖之,而功無所成,貽笑后世。今黎賊逆命,你等率師往問其罪,欲你等勉成大功……” 朱能呆呆的看著圣人。 “父王。” “啊,皇爺爺也在。” 朱高熾闖了進來,殿內的三個人紛紛回頭,看著興沖沖進來的朱高熾。 “對安南與別處不同。” “大軍入安南,凡地方州府的府庫,倉廩所儲及戶口、田賦、甲兵籍冊、郡邑圖志,一定要第一時間的保護起來。” “我猜測安南的人口,大概有三百萬人,這些都是在籍的,華族占不少的比率。” “然后就是不在籍的,不在籍的必定是土人,父王帶領大軍進入安南后,有了戶籍冊,才能分清楚誰是自己人,誰可以拉攏,誰需要鎮壓。” 朱高熾看著朱棣和朱能。 朱元璋張了張嘴,然后無言的合上,眼觀鼻鼻觀心,猶如置身于無形之外。。 朱高熾來是有正事的,而且非常的重要。 “根據最新的消息,安南的黎賊,竟然自創了文字,要讓安南與中華徹底分割。” 朱高熾非常的氣憤。 朱元璋和朱棣第一次聽到,立刻知道了嚴重性,朱能也不敢繼續怠慢。 和中華文明一條心的安南,與不是一條心的安南,帶來的麻煩截然不同。 “黎賊父子,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消除中華的影響,壓下華族的反對,創作了字喃,把四書五經都用字喃替換,讓安南全國印發,要求全國的公文必須使用字喃。” 朱高熾嚴肅的說道。 “他不是華族?”朱棣下意識的問道。 如此作為,只有外族人才會這么干。 朱高熾越發的氣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