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五十二章 爺孫到底是爺孫-《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3/3)頁

    “他是華族,祖籍是浙江的。”

    “字喃是借助和仿效漢字結構原理和方法,依據本地方言音創造的文字。”

    “此人掌權后,特別因為與我大明的敵意,遭到了安南華族勢力的反對。”

    “為了自己的利益,他打壓華族,創造字喃,分割中華,可謂是十惡不赦。”

    朱元璋搖了搖頭。

    “咱原還想著到底做過一國之主,留他家族一命,如今看來卻饒不得了。”

    朱棣和朱能連連點頭。

    內部矛盾是內部矛盾,外部矛盾是外部矛盾,此人如此傷害民族利益,可謂是漢奸了。

    朱高熾繼續說道。

    “大軍入安南后,一切書板文字以至禮俗,幼童蒙習所在學堂,如有字喃片紙只字,悉要皆毀之。”

    朱高熾強調道。

    “境內凡有古昔中國所立碑刻則存之,但是安南所立者全部毀壞,一字勿存。”

    “一切非中華文明的產物,全部消滅。”

    “還有就是安南的匠戶和樂工,連同他們的家屬,最快的速度,把他們護送回國。”

    “收復各地的府州縣原任官吏,輪次入京朝見,加強大明與安南的緊密性。”

    安南早期的文化與中國是一體的。

    乃至黎朝開始創辦自己的文字,雖然和漢字類似,但也以后了分別,所以促成了朱棣的安南之戰。

    后來消除了黎朝,重新光復中華文明,可惜到了清朝,被西方殖民者毀掉。

    華族是安南主要人口和生產者中的主體,經過西方殖民者的處置,華族逐漸成為了安南小種族,只占百分之一的比例。

    這不符合自然現象,實際上就是西方殖民者的去中國化,打壓華族的存在。

    面對打壓和惡劣的生存環境,被屠戮了不少人,剩余的人被逼迫,大量的華族放棄了自己的身份,分流到了其他群體。

    長期下來逐漸失去了中華文明的屬性,也就不再是華族了。

    “戰爭不是兒戲。”

    “安南不是弱國。”

    朱元璋緩緩的說道,孫兒愛惜士兵,覺得不能在使用新軍老部隊了。

    此次入安南的軍隊,總體實力弱于新軍,加上傳統行軍作戰的方式,又處于不利的環境中。

    “一切處置手段,仍當以大勝仗為前提,只有打贏了,才有其他,打輸了,什么都是空的。”

    “父皇圣明。”

    “皇爺爺說得對。”

    大軍出發安南。

    全體內閣與六部官員支持,如果說后世有某島情節,一心想要收復,大明明初的時候,明朝官員同樣有安南情節。

    在收復安南一事上,大明文武難得的統一了意見,全數贊成,甚至有的大臣,已經提前做好了安置方法,建議施行郡縣制,與中國一致。

    朱高熾否了。

    歷史上證明了這么做是錯誤的。

    一個上下反對的安南,光靠游擊戰就能讓大明無可奈何,哪怕是現在的大明。

    安南的地理環境,太適合游擊戰。

    游擊戰的核心需要民意的支撐。

    第一次朱棣征服安南成功,是以因為安南大量的華族支持,所以才戰事順利。

    到了后來,安南的華族也反對起大明,那么游擊戰的威力就浮現了出來。

    歷史上法國成功殖民,那是經歷了兩個世紀的溫水煮青蛙的蠶食策略。

    先是大量的傳教士入安南國,然后靠著貿易利益,拉攏了安南大量的統治階層。

    靠著這些支持者,法國才逐漸掌控了殖民地。

    歷史的道理是一致的的。

    當一個全部勢力都反對,民心一致抗拒的安南,別說大明,就是美蘇也要栽跟頭。

    因為安南的地形,大山叢林連綿,注定了不是容易被征服的地方。

    所以采取兩制制度,保障安南華族的利益,用十年的時間,同樣的溫水煮青蛙政策,才是真正的最有效的手腕。

    隨著朱高熾的要求,最終內閣制定出了兩制的方案。

    至少兩個陳氏血脈,以土官的制度分別治理安南,同時設立流官制度,大明軍隊駐軍制度,開放一體通商政策,分化拉攏華族階層。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滨州市| 郧西县| 临沂市| 乐平市| 桦川县| 法库县| 通海县| 延吉市| 鄂尔多斯市| 百色市| 策勒县| 上犹县| 无棣县| 易门县| 柞水县| 大方县| 富蕴县| 嘉鱼县| 当涂县| 左权县| 苍南县| 赤峰市| 三都| 崇礼县| 平乐县| 滨海县| 钟祥市| 兴宁市| 新民市| 广宁县| 郑州市| 宁远县| 广宗县| 中山市| 奉节县| 东乡| 左云县| 高邑县| 湘潭县| 个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