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看我有半絲得意的心情?” 那人只能笑著安慰道:“你在磁石上的研究,發表了好幾篇的報告,可謂是功成名就,多少人羨慕不及呢。” “你不懂啊。” “名利于我而言,已是身外之物,我求的是大道,最怕的是自己到了死的時候,仍然搞不清楚大道,才是我最害怕的。” 學者滿臉的懊惱。 因為他的研究陷入了迷茫,完全找不到方向。 表的經驗已經用完了。 古人的文獻也為他提供不了新的思路。 前方的道路就像一條懸崖無路可走,他感到十分的痛苦,求知欲的旺盛,讓他活的更加大痛苦,生怕到死的那天,連頭緒都弄不清楚。 十年的大發現。 無數人的參與和貢獻,可以說是表的涌現時期,各種物資的經驗和表面現象,肉眼可以發現的,通過文字記載下來。 這并不算難題。 古人有大量的文獻,可以讓后人們進行深入的了解,獲得早已有的實際經驗對比。 可隨著不少事物的深入研究,有的人苦笑現在是黑暗時代,因為他們的道不知道在哪里,甚至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找到道,甚至道的方向都找不到。 學者的同伴并不能完全理解。 他們的研究方向不同,大多數的方向,還有大量的表可以研究,只有少數的方向,才到了要研究里的地步,而且多數人對道的追求,并沒有達到忘我的地步。 “實在的經驗,這是同單純的猜測相對立的。” “它是科學的一個起碼條件,因為一旦有需要,只有構成實在經驗的經驗事實,才能被檢驗和再檢驗,被反復的觀察,依據同樣的方式,被重新生產和重新觀察。” “例如十年前,金州發起的驗藥運動。” “那些先民靠著想象出來的藥方,經過檢驗后,發現并不能發揮作用,而有的藥方,經過大量的檢驗,的確可以起到藥效,這就是區別。” “但是事物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些有藥效的藥方,又適合什么樣的人呢,其中蘊含的大道又是什么。” “發展到了今日,相信人們已經達成了共識,至少在表里二道上,那些憑空想象出來,沒有根據的描述,不會被接納和吸收。” 學者翻著技術報。 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后,他內心如麻。 是啊。 道在何方。 看著一屋子的材料,他已經嘗試了所有的方式,結果連門都摸不到,自己還是別人稱贊的大學者,真是可笑之極啊。 世界太神奇了。 原來有那么多的未知,人不能坐井觀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