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技術報上。
一篇關于農耕種植方式的論文,看得朱高熾驚嘆不已,“先民在經驗學的表一道上,可謂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有何說法?”
郭彩蓮好奇的問道。
看著大肚子的媳婦,朱高熾拉著她坐下,兩夫妻恩恩愛愛,從來沒有拌過嘴,比民間夫妻都還要像夫妻,讓宮里的人們嘖嘖稱奇。
朱高熾從來不在乎這些。
他在乎的是民族和國家的未來。
每個人不同的時期,思想會有不同的變化。
在生活無著的時候,朱高熾想的是什么時候才能穩定下來,內心有很多不快,以及充滿了焦慮。
當生活穩定后,家庭和諧,朱高熾開始了精神上的思考。
林子大了什么樣的鳥都有。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朱高熾剛開始喜歡從歷史中尋找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的快感,發展到了更高的精神層面的追求,那就是對民族的熱愛。
這并不是漢族人獨有的。
例如后世一個原本在國內長大,并且功成名就的人,因為看了自己種族的,還是從漢人史料中編造出來的自己民族的史料,結果令人反思。
正如古人所言。
忘戰必危。
朱高熾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才二十五歲,已經微微凸起,身體的基因太強大了。
一個有家庭責任感的人,必定有隱藏的民族責任感,這是必然的事實,只不過可能還沒有發現而已。
正如先民代代遺傳下來的偉大技術,無一不是在保障民族的生存和延續。
“壟耕種植法是誰發明的,已經沒有了記載,我們無法知道這位圣賢的名字,可壟耕種植法的偉大,如何稱贊都不為過的。”
壟耕種植法是中國先民在農業技術上,經驗學的大成者。
郭彩蓮對國家大事不感興趣,在乎的是自己的小家庭,丈夫對自己好,孩子們健康平安,已經是她最幸福的期望,每天睜開眼就忍不住露出微笑。
女性的生理構造與男性不同,心理也截然不同。
生氣對男性帶來的只有奮斗的壓力,而對女性卻容易帶來病患,看著幸福的郭彩蓮,朱高熾忍不住也露出了笑容。
一個連自己家庭也不能帶去幸福的人,必然是承擔不起責任的。
后世人常常笑話,中國男人的地位不如一條狗。
可這些人不懂。
正是因為自己身邊的美好家庭,才是支撐中國男人奮斗的力量源泉,刻在中國男人骨子里的浪漫,與所謂的西方浪漫截然不同。
同樣。
壟耕種植法,是比四大發明都要輝煌的偉大成就。
后世的美國,在西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整整齊齊成排地種植小麥,大豆和玉米,采用的耕種技術,依然是中國先民發明的壟耕種植法。
毫不夸張的說。
壟耕種植法是現代灌溉技術之外的,最先進的,保障農業高產的唯一方式。
這項技術在十七世紀才被歐洲學會。
種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