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夫已經(jīng)向朝廷遞交了辭呈。” 楊文揮了揮手,阻止了吳高要相勸的話,繼續(xù)說道:“朝廷的事情,越發(fā)的看不懂了,你日后也要當心,趁早調(diào)回國內(nèi)吧。” “日后國外的爭斗,比國內(nèi)的爭斗還要厲害,你我都是無根之萍,還是盡早脫身的好。不過呢,老夫年歲大了,回老將養(yǎng)老也算是功成名就,你還年輕,最好去兵部或者五軍都督府謀個職位。” 吳高聽完后,兩眼有些出神。 急流勇退。 他有些不甘。 可楊文總兵說的很好,他們屬于無根之萍啊。 領兵在外的將領,誰能在朝廷無人,沒有朝廷大佬背書的將領,所有人都不會放心,包括皇上,這是政治上的必然,大家都默契遵守的默契。 一朝天子一朝臣。 看來老將官看得比自己長遠。 東洋和南洋的利益之爭,東洋各地的眾人們,都不會愿意舊派停留太久,“耽誤”他們的利益。 浦添城。 建于一個珊瑚礁長約400米的斷崖上,地勢險要。 根據(jù)《中山世譜》等琉球官方史料記載,浦添城建于12世紀,為舜天王所建。 在舜天王朝、英祖王朝和察度王朝,浦添城一直是琉球的都城。浦添城內(nèi)的建筑物曾經(jīng)過多次改建,歷史上未來薩摩藩入侵琉球之際,被薩摩軍隊焚毀。 由于浦添城地勢險要,適宜防守,日美沖繩島戰(zhàn)役中,日軍在此建立據(jù)點進行死守。 美軍發(fā)起先后十一次進攻,經(jīng)過三周時間才攻陷此地。 浦添城被日本列為國之史跡,后世,在浦添城遺址上曾發(fā)現(xiàn)中國式瓦當?shù)任奈铩? 老國王的次子,現(xiàn)國王的弟弟。 尚忠眺望著北方。 年輕的尚忠能言能武,少年時期就交好了一幫朋友,隨著和朋友們的長大,形成了一幫圈子,令現(xiàn)國王非常的忌憚,無奈的打發(fā)邊地。 一個有才能的人,隨著他的野心,并不甘于現(xiàn)狀。 “這把短銃,是上朝軍中軍官的制式武器。” 尚忠聽到后,拿在手中仔細的觀看。 “翁盛光,你從哪里弄來的此物。” “我買的。” 尚忠聞言沒有懷疑。 洪武朝的時候,上朝太祖皇帝欽此了琉球國一批匠戶,這批匠戶成為了各國最重要的人,翁盛光就是這批匠戶的子弟。 雖然并沒有在國內(nèi)身居高位,可影響力并不小。 百年后。 琉球王國的主要政治勢力,就是這批匠戶的后代們,包括琉球王國的三司官,相當于國內(nèi)的宰相,一直被他們把持著,后來薩摩藩的入侵,才導致匠戶后代們政治勢力的衰退。 這樣的武器,以翁盛光家的地位,的確有可能從大明獲得。 “這短銃怎么使用?” 尚忠好奇的問道。 尚忠與大明匠戶子弟們從小一起長大,關系非常的密切,也是未來匠戶子弟們登上琉球王國政治舞臺的開端,雙方互相成就。 翁盛光上前幫忙安裝火藥和鉛彈。 “扣發(fā)此處就行。” 翁盛光最后指了指扳機。 尚忠對準遠處,根據(jù)朋友的教授,最后發(fā)出了火光,手臂為之一震。 城頭上的聲音,讓遠處的幾名軍士嚇了一跳,回頭望去城頭上在主人,見并沒有事情發(fā)生,這才轉(zhuǎn)回了腦袋,沒有繼續(xù)理會。 “厲害吧?” 翁盛光大笑道。 尚忠回過神來,對手里的武器愛不釋手。 如此的神器,果真了得。 “的確厲害。” “既然你有這么厲害的武器,總不能讓神器蒙塵,否則豈不是暴殄尤物?” 尚忠眼睛一亮。 都是小時候一起玩鬧長大的,互相知根知底。 “你想說什么?” “我知道你不甘于現(xiàn)狀,其實我們也不愿意,在我們國家,很早就有一句話,叫吾可取而代之,你是老國王最喜歡的兒子,還有我們的支持,憑什么不能當國王。” 翁盛光誘惑道。 翁家是琉球國后期老牌的政治勢力,一直到薩摩藩入侵琉球,投靠了薩摩藩大名。 “鄭家兄弟他們愿意支持我嗎?” 尚忠不在隱瞞,直接詢問道。 “他們家沒問題。” 翁盛光打著包票。 其實鄭家并沒有松口,他們不愿意攪動中山王國的局勢,已故的老國王,對他們非常的優(yōu)待。 鄭家兄弟同樣是琉球國的老牌政治勢力。 這些家族都有一個特點,洪武朝太祖皇帝派來的匠戶。 不過因為常年的政治斗爭,在薩摩藩入侵的時候,翁家選擇了投靠薩摩藩,而鄭家在政治上落敗了,最后流落大明,謀求朝廷的支持。 可那時候的大明積弊叢生,自顧不暇,自己都沒有幾天的存在了。 有野心的人不會畏懼失敗。 他們考慮的是如何成功。 尚忠和翁盛光表明了心跡后,很快又拉攏了鄭家等家族,通過這些華人家族,了解山北王國大明軍隊的動向,以及當?shù)毓賳T的想法。 吞并山北王國肯定是不敢的,大明軍隊也不會支持。 但是中山王國的華人們支持的政治勢力,希望獲得山北王國大明海軍將領們的認可,得到了許多人的默認。 于是在山北王國的大明海軍未返回的時候,尚忠領著自己軍隊,突然扯旗造反,先是突襲拿下了伊波城,招降納俘,軍力達到了三四千人。 都城首里得到消息時,已經(jīng)是第二日的下午。 此時的尚忠,已經(jīng)帶領軍隊抵達知花城。 知花城同樣沒有防備。 加上城內(nèi)的內(nèi)應,不費吹灰之力落入了尚忠的手中,當知花城陷落的消息傳到,中山王國國王徹底慌了,一邊催促集結(jié)軍隊,一邊讓使者去大明軍隊駐地求援。 越來城已經(jīng)有了防范,并且忠于新國王,所以抵抗很強烈。 使者坐船抵達了歸仁城。 此時的楊文才得知,中山王國亂了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