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四十八章 鑄造偉大大明-《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最聰明的人,永遠都朝著金字塔的方向前進。

    正如勤勞的人,永遠追求更好的生活。

    姜賓知從京城國子監畢業,獲得導師的推薦,在京城的調研部下的某個小組實踐了三年,獲得了優的評價,參加了吏部和禮部的科考,分到吏部觀政三年。

    與府學出身的人不同,他們就算過五關斬六將后,通過了省府或者京城的科考,大多也會派往州縣,少部分留在州府。

    地方和京城兩處熬資歷,兩者的升遷速度猶如天壤之隔。

    初期就外放到地方上,哪怕升遷最順利的情況下,畢竟規矩在那里,需要十幾二十年才能成為中下層官員,而留在朝廷做事的,要不了多少年就能把品級升起來,然后外放的起點,節省了至少十年的時間。

    這個十年,注定了雙方上限的不同高度。

    所以那些府學出身的人們,只有特別優秀,極其卓越的情況下,才能追的上來。

    對此。

    很多府學生認為不公平。

    可是又有人說。

    別人讀書比你們厲害,實踐和觀政同樣不弱于你們,憑什么起點不比你們高呢,一句冰冷的話語,讓府學生們無法可說。

    讀書厲害,也是本事。

    起步就輸給了別人。

    任何圈子都有先后,哪怕是國子監們同樣如此,那些京城觀政的,一批人外放了,一批人仍然留在部堂做事,兩者同樣各有優劣,但是能分到文華殿做事的,絕對是第一等。

    姜賓知第一次來到文華殿。

    文華殿不神秘。

    可文華殿永遠是偉大的。

    和姜賓知一同前來文華殿報道的年輕官吏,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激動,沒有人可以避免,只是盡量克制內心,爭取留下好的印象。

    不容易啊。

    他們真不容易。

    讀書要是第一等的,這只是開始。

    姜賓知感慨萬千。

    家族不能有污點,特別是祖孫直系親屬,然后呢,還需要三家同樣的良家人作擔保,自身也必須沒有任何犯罪記錄。

    然后呢。

    三年的社會實踐,不光是比拼能力,還需要比拼關系。

    哪怕伱是普通的百姓門戶出身,可幾年的國子監讀下來,要是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關系,說明了什么?不適應社會啊。

    同窗和導師就是最大的關系網。

    熬出了頭?

    可以啊。

    外放。

    上限止步于此。

    為了更長遠的目標,那么還需要繼續熬下去。

    不過呢,國子監比府學生們少了不少的流程,例如科道考試,國子監們并不像府學生們,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最高學府出來的學生。

    二十九歲的姜賓知,他知道自己不少的同窗,已經外放去了地方,甚至有人已經成分為了知縣。

    自己這樣的年齡,來到文華殿,等于從頭開始。

    然后呢,繼續表現優異,然后再謀求外放,沒辦法,大明用人制度這些年來,已經在太子殿下手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

    想要登上最前列的高位,必須有主政地方的經驗。

    看上去姜賓知已經落后那些同窗們了,但是姜賓知有信心,文華殿是一個加速器,在這里做得好,耽誤幾年的時光,未來會有更大的收獲。

    少年時期在讀書社的意氣奮發,早已經收斂了。

    知己曹端前往西方三年了,音訊全無。

    兩人和好朋友們,當年在北平國子監創辦的讀書社也變了樣,規模更大了,但是也更復雜了。

    文華殿內。

    朱高熾正與戴德彝商量都察院的事。

    歷史上朱棣與朱允炆的戰爭,牽連了大批的人,其中也有像戴德彝這樣的御史,他們錯了嗎?換個角度來看,他們并沒有錯。

    朱棣的正確,來自于他的成功。

    永樂盛世,就是最大的正確。

    所以戴德彝這批人肯定是錯的。

    但是呢。

    今非昔比,這批為了大義不愿低頭的文官們,特別是都察院需要這樣的官員們。

    “大明的對手,永遠不在外部。”

    朱高熾認真的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阳市| 镇沅| 天全县| 平利县| 垣曲县| 怀化市| 大竹县| 谢通门县| 乌兰察布市| 弥勒县| 靖边县| 当涂县| 福州市| 南平市| 南召县| 祁门县| 黑龙江省| 曲周县| 滁州市| 贡山| 米泉市| 蒙自县| 罗田县| 镇赉县| 弥渡县| 栾城县| 富源县| 淄博市| 民乐县| 响水县| 郧西县| 永昌县| 拜泉县| 邓州市| 那坡县| 三原县| 永清县| 浦城县| 中牟县| 通江县|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