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山東半島延伸的最東端,與處于遼東半島西端的金州,猶如兩只胳膊,使用帆船也只需要一日一夜的時間,而且海域內還有大量的島嶼可以提供停靠。
登萊,金州,高麗。
三角直線距離,成為了最快的航線。
鐵道工程部技術司。
幾名技術人員來到了萊州碼頭,了解碼頭的資料。
“當蒸汽機輪船普及后,從最初只有帆船速度的一半,很快提升到與帆船速度平齊,乃至達到一點五倍,也就是十五節的速度,翻了三倍不止?!?
蒸汽機是大明工局的核心技術,也是大明工局的起點。
又有太子殿下的支持。
所以在蒸汽機方面的投入,大明工局舍得花錢。
包括十年前發明的蒸汽機貨車,不需要鐵軌,能在陸地上,不靠牲畜就能動的貨車。
使用成本高,性價比低,操作難,危險度強。
哪怕缺點這么多,大明工局也大規模運用起來,只要不虧本,就會優先考慮使用蒸汽機貨車,于是從十輛到一百輛,一百輛到一千輛。
連蒸汽機貨車都得到如此力度的支持,更不提剛問世就有大利益的蒸汽機輪船。
碼頭安排了幾名工作人員相陪。
眾人參觀碼頭,協助鐵道工程部的技術人員們,提供給他們需要的資料。
“我們鐵道提速的討論,仍然沒有結果。”
“技術沒有突破嗎?”
工作人員好奇的問道。
提速很重要。
工業發展需要運輸,運輸的效率是根基。
搖了搖頭,技術人員感嘆道:“現有的技術,鐵道的速度,可以提升到半個時辰五十里以上,提速的呼聲,在北平行省的訴求最高。”
“那為什么不提速呢?”
工作人員無法理解。
另外的人笑著解釋道:“陸地與大海不一樣啊?!?
工作人員逐漸明悟。
北平行省發展的早,老百姓們已經適應了鐵道,懂得了避讓火車。
鐵軌上也不會出現人,牲畜。
鐵道運營集團從老百姓的生命財產角度出發,提速的方案,一直都很重視,不敢輕易的決定,最終只同意了北平,大寧,開平,金州等地方的提速方案。
鐵道運營部和鐵道工程部雖然是兩個部門,但無論是業務上,還是感情上,雙方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關于鐵道的技術,鐵道運營部與鐵道工程部聯系的仍然緊密。
因為最近風氣不好。
眾人沒有敢鋪張浪費,幾個人在大食堂里吃飯。
從京城擴張開來的督查運動,在山東打響了第一槍,山東布政司左參政落案,成為了半年以來,官職最高的官員,也讓山東人人自危。
巡檢丁差們全副武裝。
碼頭上的檢查異常的嚴格。
商船越來越多,高麗與大明的往來,隨著開放民間市場,頻繁了百倍不止,原來只是使團們夾帶私貨,因為物資少,大明睜只眼閉只眼,如今早已不能視而不見,并且還有走私人口的興起。
大量高麗的男性想方設法的進入大明。
陸地上,鎮江城是第一個關卡,那么大海上,登萊就是第一個海關卡。
高麗漢城抵達山東登州,在大海上只需要兩天一夜。
原先檢查的也嚴,如今檢查的更嚴。
“嘩?!?
巡檢丁差們打開了艙門,看到里面的景象,張開嘴,臉上驚呆了,他們甚至忘記了手里的武器。
艙門里人擠人。
小小的船艙,至少有五六百人。
“XXXX。”
一陣聽不懂的話,船艙里的人們瘋狂的往外跑。
有經驗的老人閃到一旁,避免被撲倒,最后被踩踏,還不忘大力拉扯一把沒有反應過來的年輕的巡檢丁差,救了他一命。
船艙很狹小,地面又不平。
幾百人的擁擠,很快隨著第一個摔倒的人發生了踩踏事件。
“砰?!?
槍聲驚動了碼頭。
周邊的巡檢丁差全部往傳來聲音的方向跑去,碼頭的工人們也拿著手里的工具趕了過去。
高麗的人們被控制住了。
巡檢丁差們通過審問,找到了船老大,又通過船老大收集了一些線索。
矛頭指向了高麗協守兵團。
高麗是個歷史悠久的王國,與周邊的部落不同,具有一定的文明,多年來受中華文明的熏陶,影響很深刻。
從十五年起開始,北平方面就加強了對高麗的管控,隨著太子入京,高麗有了三王,更加離不開大明,最早的呼聲是取消藩屬國,改成在高麗設立都護府,又或者宣慰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