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特制的車箱內鋪設了地板,實木的座椅上,墊了厚厚的皮褥,桌面上有幾本書籍,十七歲青年的身邊,圍著同樣的一幫年輕人。
他們穿著皮大衣,胸前的金屬扣件閃閃發光。
年輕人們的臉上格外的興奮和安靜,往日里的鬧騰性格,如今多么膽大的后生也變得拘束起來,因為車廂后半段,與官員們交談的太子殿下。
五節的車廂里,隨行人員眾多。
火車從京城出發,經過了幾個地方,下一站是徐州,太子會在徐州停留兩日。
大明天國的子弟們,討論著西部七省的消息。
“為什么當年,能和大唐帝國一較高下的阿拉伯帝國,如今徹底消亡,當地的文明不但沒有史料中的強大,反而充滿了麻木呢?!?
“因為常年的戰亂,導致經濟的破壞,人們變得窮困,所以科技也在倒退?!?
年輕人們七嘴八舌。
與普通學校的教育不同,皇城武樓的私塾,開設了更多的課程,有充足的教諭,許多大明最聰明的一批人,不少在那里教書。
“哼哼。”
老先生突然咳嗽兩聲,年輕人們驚慌了起來,原來太子殿下不知道什么時候,來到了他們身旁,聽著他們討論天下局勢。
人人都在飛快的回想,剛才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朱高熾的眼神溫和,鼓舞的看著年輕人們,視線最后落到朱瞻基身上,朱瞻基與其他的年輕人一樣低著頭,父親對他并不嚴厲,可是從小朱瞻基就畏懼父親。
“你的想法是什么?!?
朱高熾輕輕的問道。
朱瞻基鼓起勇氣,硬著頭皮說道:“因為他們那里,沒有我們的大明?!?
“哈哈?!?
朱高熾露出了個莫名的笑容。
朱瞻基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有沒有令父親滿意,非常的拘束,其余的年輕人們也緊張的大氣不敢喘息,車廂里只聽得到車輪的聲音。
這個回答很自信。
可朱高熾要的就是這樣的回答。
朱高熾沒有順著兒子的話說下去,再次的問道:“你認為,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會兒,朱瞻基小聲說道:“發展。”
這是個取巧的回答,發展是朱高熾常在大臣們面前提出來的言語,看來被兒子謹記在心。
朱高熾又問向其他的年輕人們。
年輕人們有的躍躍欲試,有的顧慮,有的膽怯,每一個人都做出了自己的回答,車廂其余的人們,也好奇的傾聽,希望聽到新的說法。
“經濟的發展。”
“軍隊的強盛?!?
“官員的廉潔?!?
“人心的道義。”
朱高熾點了點頭,等眾人說完后,他才笑了起來,緩緩的說道:“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最重要的是信心,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冷卻?!?
后世的文明科技發達之下,學者們研究更多的社會現象,包括廣闊的阿拉伯地區的現象,成為了學者們研究的方向之一。
從宗族到游牧民族,乃至家庭的聯系,國家的擴大與縮小等等。
“任何民族可能會經歷身體的挫敗,但絕不會被其所打倒,可是當一個國家被從心理上擊敗了,那么它就會走向真正的滅亡。”
朱高熾說完,人們沉思了起來。
別的文明不提,中華文明剛剛被徹底擊敗了一次。
后世多數人并不明白這意味著什么,因為許多人的眼中,古代是一個模樣,并不是變化的。
他們也不明白,為什么輿論戰很重要。
米國的強盛,的確是值得承認的,可是他們對于后世的關注以及防備,其實并不是米國在衰退,而是后世崛起的太快,追趕的速度讓他們驚恐。
如果不把后世算上,米國在世界的比重仍然是超級第一,把第三名遠遠拋在身后,與第三名的距離反而還在擴大,唯一的變化,是多了個強大的競爭對手,緊緊的跟在其后。
那么如此的米國,選擇的手段,必定是有其科學道理的。
從萬眾一心的贊美秦皇漢武,到各種的反思,從萬眾一心的稱贊霍去病,到各種我的家鄉,人心的瓦解,就是最大武器。
信仰并不是宗教。
當國家的信仰崩潰,就是災難降臨的時刻。
明朝最大的作用,就是恢復了漢族的自信,建立了新的信仰,雖然這個信仰,在三百年后又被打敗了,可是呢,算是為中華文明補了一波血。
朱高熾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當下的大明,需要一個皇帝,朱棣老了,自己也邁入了中年,更讓朱高熾放心不下的是,原主的壽命,歷史上只活了四十八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