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高熾不置可否。
人的欲望無止境,利益的訴求,只會越來越多。
“大明工局反應的確慢了些,根據工民聯合部的統計,在高麗的工人數量,大概有百萬之眾,而大明工局只有不到二十萬的工人。”
“高麗的大明商行,與國內的模式不同,因為吸取了大明工局的優點,特別是重慶東南部的新吸收的百姓群體,這些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的人們,他們對自家商行非常的忠心。”
還有一些話楊士奇沒有說。
這些剛剛從苦難中走出來的百姓,比內地的百姓們更加的野蠻,簡而言之,更加的無畏,無畏就不怕死,不怕死就比一般人能打。
任何事都有兩面性。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野蠻其體魄面前毫無還手之力。
沒有代差的裝備下,野蠻可以打十個。
高麗有蒸汽機,雖然以經濟作物和原料為主,但其實已經有了初級工業的能力,商人們也不缺乏技術,比起琉球,渤尼等海外的商人,高麗因為獨特的因素,那里的商人們已經成長為不可小覷的力量。
高麗有煤礦,有鐵礦,有平原,有人口,多樣化的地理環境,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的社會,符合這樣條件的地區,就能發展起來工業。
朱高熾盯著輿圖。
事物的發展,隨著大明帶來的貿易頻繁,重慶發生的事情,竟然撬動了高麗,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恐怕那些大明商行也沒有預料到這么遠。
他們只是從利益出發,搶在大明工局前面,吸收了大批的不同的工人群體,隨著大半年的變化,起到了意外的作用。
這些沒有王化的大明百姓,成為了大明商行手里最忠心的打手,比起內地其他地方的百姓們,這些工人群體心里對朝廷還是有畏懼的。
有了畏懼就能服從朝廷的管理,沒有畏懼就不服朝廷的管理。
“讓趙安去高麗吧。”
朱高熾說道。
楊士奇愣了愣,這倒是個好主意,可是趙安是武將,如果讓趙安擔任高麗總督,打破了原有的用人制度,會不會造成新的危機呢,楊士奇有些猶豫。
“讓趙安擔任全羅都督。”朱高熾知道楊士奇的擔憂,直接說道。
楊士奇沒有了意見。
高麗北部由高麗總督府壓著,高麗南部由趙安鎮著,雙管齊下,朝廷很快就能穩定局勢,讓蠢蠢欲動的商人們安靜下來。
總督是文官,都督是武官,這套制度在西部七省已經施行了多年,并沒有什么問題。
“治理黃河長江,堵不如疏。”朱高熾認為事情并沒有徹底解決,繼續說出自己的想法,楊士奇聽得仔細,太子殿下常常有令人嘆服的主意。
“法律的制定滯后于社會的發展,大明立國五十載,工業化的發展也進入了第二十五個年頭,在社會資源分配模式的過程中,走上了正軌,猶如已經高速通行的火車。”
“取得了方方面面的成功,可是在社會巨大的變革下,以及大明的疆域和宗藩體系的擴張中,法律的條文已經落后社會的需求。”
其實大明律這些年來已經變化了不少,特別是關于財產等方面的保護,更有徹底取銷國內奴隸制度,全面恢復人格平等種種。
但是近年來,大明遇到地方一個又一個的新問題,經過朱高熾的沉思與總結,其中法律的落后,也有很大的原因。
商人們沒有安全感。
除了他們的野心之外,也有不安。
琉球人口稀少,倭國動亂,渤尼等海外之地文明程度太低,皆無法支撐起商人們的野心,唯獨高麗不同,這里大有可為。
楊士奇贊同太子殿下的說法,特別是最近聽取了京城已經家喻戶曉的新學,從南洋歸來的楊士奇,猛然發現大明的學問,新學已經成為了主流。
那么新學中,關乎宗藩體系的想法,也為楊士奇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不久后,在內閣的組織下,召集了許多的學者,甚至邀請了不少有名的訟師,以及許多的賢達,關于大明律的擴充,展開了規模巨大的商議。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法的加入,標志著此次大明律商議的重要性。
其中,有人提議減少遺產稅,把最高百分之四十五,降低到百分之二十,征收標準也大大提高,增加了整整三倍,最后被朱高熾親自出面,強硬的拒絕。
原本可以指示別人出聲,但是朱高熾沒有這么做,他要用自己的態度告訴一些人,某些紅線絕對不會動搖。
不控制資本,最后就是被資本控制。
那么百年后,朱高熾很肯定,自己打造的一切,很快會被資本占據并主導。
人們常常喜歡把矛盾混為一談。
甲和我有矛盾,我就不和乙玩,因為乙和甲說過話。
老師罵了我,我就不學習報復他。
同樣的道理,后世西方的社會人文,并不全是資本帶來的,反而是通過了多年的戰爭與抗爭,以及科學水平的發展帶來的新高度的生產力才有的。
西葡荷英法在征服新大陸的過程中,源源不斷把國內窮人,把一無所有的窮人們輸送到新土地上,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奮斗與對抗,鐵與血的過程,多少代人的犧牲下,才解決了國內劇烈的矛盾。
只看到后世人的笑,卻看不到栽樹人的苦與淚,同樣是犯了傲慢主意的錯誤。
在與資本的對抗中,社會不斷的進步,通過劇烈的變革,才達到了后世西方的人文環境,這是運氣,不是必然。
想要維持社會資源分配模式的社會,達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終極理想國,朱高熾就必須堅持許多事情,其中包括解決社會資源再分配的核心問題。
那么控制商人的資本世襲,就是與解決貴族世襲一樣重要的手段。
農業社會權利不能世襲。
工業社會資本不能世襲。
前者是土地兼并,后者是生產資料兼并,皆是壟斷百姓們,阻礙階級向上的通道。
每個人都有私心,楊士奇也有私心。
已經走到權利的核心,楊士奇操控著國家的權柄,與他一樣在南洋治理多年的黃福,也到了結束在交趾的任期,返回了朝廷。
所以楊士奇提議,高麗的局勢很復雜,需要一位賢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