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高熾接見了黃福。 歷史上的黃福,在永樂朝以太學生出任項城、清源主簿。后遷為金吾前衛經歷,以言政受賞識,被擢升為工部右侍郎。 時任工部尚書,安南屬明時期,黃福任首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在安南治理的十九年里,威惠兼行。 離任時,百姓號泣送別。 立朝四十余年,在兩京任尚書三十九年,督漕運、議兵屯,老成忠直,剛正廉潔,史稱其“操節之正,始終一致”,是一位難能可貴的人才。 如今的黃福,同樣在治理交趾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交趾到占城的鐵道修建的如此順利,離不開地方的平穩,修建鐵道不容易,在地方常常會遇到很多的矛盾和挑戰,特別是交趾與占城這樣的邊地。” 朱高熾與黃福在文華殿的花園里,高度認可了黃福的能力。 “臣愧不敢當。” 黃福恭敬的說道。 朱高熾話鋒一轉,問道:“新學你了解嗎?” “臣回到京城后,聽過兩場,并且與曹大家討論些許,略懂皮毛。”黃福回道。 朱高熾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高麗的問題,不光是高麗的問題,也是大明的問題,關于宗藩體系制度的健全,高麗是實驗田,需要一個能顧全全局的總理大臣。” “與高麗總督合作,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綜合考慮大明的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維護宗藩體系的穩定和發展,最終推廣天下。” 黃福明白了太子殿下對自己的安排,雖然是楊士奇對自己的排擠,可換個角度而言,自己做好了這件大事,也是自己寶貴的資歷。 自己還年輕,黃福認為自己等得起。 “臣愿意試一試。” “臣打算通過三年的時間,在高麗摸索出一套符合大明利益和需求的宗藩體系。” “好。” 朱高熾痛快的笑了起來,“我拭目以待,等著愛卿凱旋而歸的那天,介時,我親自迎接愛卿。” 永樂十三年十月。 朝廷出臺了高麗總理大臣,全權負責高麗之事。 高麗的北軍被高麗總督府收編多年,高麗的南軍也被大明收編兩年,高麗中軍的武官多半是大明的將領,面對上朝把高麗當做自己的地盤任意打扮,高麗國王李芳果除了私下里抱怨外,并沒有辦法。 高麗總理大臣黃福,先是覲見了高麗國王,獲得了熱烈的迎接,隨后接見了方方面面的賢達群體,以及高麗的兩班階級。 再北上與高麗總督商談了一日,取得了一部分的共識,最后南下巡視整個高麗,在全羅道也和新都督趙安商談了一日。 黃福召集了高麗的各大商行,與他們進行了溝通。 “大明修建鐵道二十余年,從奴兒干到馬什哈德,全長一萬九千余里的鐵道,目前西部只修到塔什干,東部只修到刺魯衛,還有合計五千余里修建中,也是最難的部分。” “塞北都司,塞南行省各一條鐵道,青海的鐵道已經在朝廷的規劃中。” “從陜西到云南,從北平到廣西。陜西到山東,四川到浙江,云南到老撾,廣西到占城,加上這些已經通車的鐵道,還有未來的五年內,高麗,奴兒干,西部七省的鐵道修建完工時,大明國內的鐵道總里程會突破十萬里。” “十萬里的鐵道,是大明的命脈,關乎大明的國運,任何人與勢力,都不要圖謀,否則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黃福丑話說在前頭,商人們面色復雜。 前有太子殿下,后有新任高麗總理大臣,商人們已經明確的知道朝廷的態度,至少當下沒有人敢反對。 見商人們沒有人說話,黃福又說道:“朝廷其實很認可諸位的功績,猶如當初的金州和北平,北平發展的速度,離不開金州的供應。” “如今也是,大明國內的發展速度始終如一,正是因為高麗源源不斷的原料供應,保障了大明工業化發展的需求,才能一直高度維持下去。” “所以朝廷不光加強了對大明律的健全,保障了各位的權益,也在政策上給予了各位更多的支持,如高麗煤礦的貿易,避免了高麗低價煤礦對國內的傾銷,最后是朝廷承擔了之間的差價,讓大明工局出血,才滿足了諸位礦區內的生產銷量。” “你們有些人可以看成是各取所需,互相得利,無論怎么想,首先應該承認大明社會為諸位帶來的好處,沒有當下大明社會的存在,你們的商品賣給誰?你們的利益從何而來?” “只有想通了這個道理,你們才能真心接受,一起為大明社會的發展使勁,才是長遠的持久之道,諸位在高麗有什么問題和困難,都可以來找本部堂。” 黃福前面說的嚴厲,最后又說了些好話,恩威并施。 敲打了一番,又畫了一通大餅。 高麗。 江原道鐵原府境內。 盧記礦場。 當地最大的礦場,不光有豐富的煤礦,上層還有優質的鐵礦,商人們自己在礦區鋪設的簡易鐵道,成列成列的煤礦被拉上來。 財大氣粗的商行,運用了十幾座新式抽水蒸汽機日夜抽水,抽出來的地下水運到新挖開的溝渠中排入江河。 遼東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遼西走廊和金州地區,所以鐵道也是在遼西的西北部,從金州沿著黃海海岸修建的鐵道,連接到鎮江堡,由鎮江堡進入高麗平安都司以及咸鏡道都司。 江原道的鐵道開工才一兩年,預計還需要一半以上的工期,才能修通連接咸鏡道都司的鐵道,通過鐵道運輸到遼東,再有遼東運輸回國內。 不過呢,因為距離的原因,鐵道運輸并沒有淘汰海運。 平安道定州周邊的鐵山,自古以來的礦區,加上黃海道的黃州,由咸鏡道以南、江原道的煤礦和原料會通過此處,最后還有忠清道的洪州與泰安、全羅道的全州和長興。 有專門運輸煤礦與鐵礦的輪船,日夜不停的來回運輸,因為距離的原因,運輸的成本并不比鐵道高多少,而且時間更快。 所以當下的盧記礦區更看重江原道到西部的鐵道修建,當這條鐵道修通后,盧記的煤礦運輸成本會大幅度的降低,也就是利益的憑空增加。 這個背景里,盧記的東家盧順義出門的時候,他的馬車車輪突然脫離,摔下了進煤礦的山谷下,最后人們只找到了幾具被野獸吞噬剩下的殘骸。 盧順義的家人控告吳宏,指責吳宏謀財害命。 盧記是盧順義與吳宏合伙開辦的商行,多年來兩人齊心協力,一個出高麗的關系,一個出大明國內的關系,除了是最早的一批商行,也成為了高麗最大的煤場主之一。 吳宏以約定為由,拿出了盧順義家人不知道的契約,賠付了盧順義家人五千元錢,從此盧記商行改名為吳記商行,成為了吳宏自己的產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