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高熾在榻上手里拿著報紙,朱瞻基于另外一張桌子后,正仔細的看著以前父親批復過的奏疏,學習如何治理國家。
暖閣里很安靜,年輕的朱瞻基時不時偷看一眼父親。
朱高熾當做沒有發現,被報紙上的內容所吸引,突然感慨起來,現實永遠是讓人震驚的。
后世人人津津樂道的法國大革命,被標榜為文明的標志,其實并不文明,反而非常的反智和愚昧,“共和國不需要學者。”是當時法國革命法庭的回答。
因為十八世紀末的學者們多半出身富貴,所以他們遭受到了迫害,被殺死的科學家有很多。
又比如英國的全國鐵道修建完成,更不是國王和大臣們有先見之明,而騙子欺騙資本家們,靠著擊鼓傳花的騙局,神奇的修建完了英國的大鐵道。
當時英國利物浦的百姓們無法接受冒煙的蒸汽機機頭,認為不祥,于是眾人反對修建鐵道,加上當時的國王和大臣們也對新事物的抗拒,所以英國沒有同意修建鐵道。
最后英國鐵道的普及,靠的是投機者赫德森。
投機者換個說法就是騙子。
他用吸引人的噱頭和豐厚的預期收益,以修建鐵道為名,騙到了三十萬的英鎊。他的騙術很簡單,用新債付舊債的利息,由于紅利給的高,籌錢并不是問題。
當時他的名頭響徹了英國,人們都認為他有本事,非常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并沒有對這種龐氏騙局產生懷疑。
人到中年的赫德森已經是英國的鐵路大王,隨著一條條的鐵路開通,赫德森又騙到了高達兩百五十萬英鎊的資金,這是他當年修建鐵道項目成本的四倍。
一直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擊鼓傳花的游戲終于玩不下去了,赫德森帶著龐大的財富逃亡了法國。
可是赫德森的確在短短的二十里年,讓英國的鐵道全部建成,而其中的作用,當時恐怕沒有人能想到,因為人人都在痛罵赫德森。
當時因此破產而自殺的人并不少。
騙子赫德森萬萬也不會想到,許多年后他會成為正面的形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