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土官類似于奴隸主的存在,他的權利大的沒有限制,又沒有儒家這類的思想,所以土官統治的地區,實行的為農奴制度。 農奴世代在土地上耕作,隸屬于土官,受其剝削和奴役,過著農奴式的生活。 永樂七年的時候。 貴州的地區有位寨長韋萬木來朝,自陳所統四十七寨,乞設官,當時朝廷因設西山陽洞長官司,以萬木為屯長,所謂的四十七寨并不是全部服從他,例如宣德七年的時候,此地的頭領已經成為了李瑛。 多年來的爭斗讓當地元氣大傷,乃至于李瑛絕后,明朝在當地才開始置流官,施行土流并用的制度。 現在當地最大的頭領是李貴。 他剛剛打敗了一個寨主,懷里摟著年輕的姑娘,志得意滿的喝酒,并把幾位跳出來的姑娘賞給了手下,這也是土官們一直這么做的。 從部落里打仗勇猛的年輕人中提拔幾位首領,然后賞姑娘賞房子,激勵他們賣命,又需要防著他們,所以兒子多的土官位置最穩定,當然也有兒子殺老子的。 “你就是明朝的官?” 李貴蔑視的看著來質問自己的官員。 明朝官員不說話。 他又不傻,眼前的土官明顯不把朝廷的制度放在眼里,自己與對方針鋒相對,下場大概了被砍頭,明朝可不學漢朝,漢朝的使者是生怕外國的國王不殺他,花樣作死與冷嘲熱諷,要是對方國王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氣,最后就是被來報復的漢軍砍下頭顱。 這也是明與漢不同的形勢導致的。 漢朝是世家大族,明朝沒有世家,既然沒有漢朝的家族傳承,也就不講究那一套。 李貴見對方很識趣,哈哈大笑了起來,覺得自己很有面子,連明朝的官員也不敢違逆自己,為了昭顯自己的厲害,李貴特意帶著明朝的官員去看自己的寨子。 水牢里,幾十位被枷鎖的囚犯泡得發爛,尿屎與污水常年混合,讓此處臭氣熏天,臭的明朝官員差點呼吸不過氣來。 見到明朝官員的模樣,李貴越發的看不起。 “他們犯了何罪?”明朝官員看到李貴私設的牢獄,不忍的問道。 “他們都是違逆我的人,只要是違逆我的人就是這般的下場。”李貴還強調道:“這里還是輕的,所以沒有人敢違逆我。” 明朝官員不再說話。 只有缺乏安全感的上位者,才需要靠著極其殘忍的手段來恫嚇,以讓人們服從他,所以強盜內部的懲罰就很殘忍,各種五花八門的刑法。 酷刑從古至今就有,但是漢朝以來就在消減酷刑講究仁道,到了宋朝更是到了新的文明高度,沒想到在這小小的地方又見到了。 明朝官員忍著內心的鄙視,傳到了朝廷的旨意,也不在乎對方是否遵守,完成了任務后就離開了,只是向上官回報的公文中,狠狠的記了一筆。 明朝官員的態度,讓李貴志得意滿,甚至覺得大明也不過如此。 大山里的李貴,并不知道外面的變化。 大山就是李貴的憑仗。 官有萬兵,我有萬山。靠著連綿的大山,李貴從來不怕官兵,來得多了他就帶著人躲入深山,來的少了就埋伏官兵,是他們自古的傳統。 “對付這樣的賊寇,別無二法,唯有長期的圍剿,讓他們糧絕自亡。” “需要上奏朝廷,奏請下撥糧草,以供大軍長期之用。” “還需要穩重的將領,有耐心才行。” 最后。 朝廷調撥了幾萬軍隊,加上當地的軍隊,開始了對一些違抗朝廷旨意的土官進行圍剿,土官們一如既往的選擇逃遁,與官兵玩起捉迷藏。 不過這回不同,官兵們駐守險要地區,在交通要道設卡等等,并沒有深入山區尋找叛軍。 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半年下來,官兵沒有絲毫退走的跡象,許多的土官們內心不安起來,與祖輩不同的動作,許多人看到了不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