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九十章 商人們先動的手-《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3/3)頁

    越來越多的土司因為糧食無法再堅持,最大規模的一次是十幾位土官聯合攻打明軍。

    明軍只靠著手榴彈就擊潰了土兵。

    大規模打不過,小規模靠不近身,土司們用盡了辦法也無法突破明軍的包圍圈,出了山就是死,而明軍時不時小規模入山搜索,不然土司們獲得糧食。

    無數的物資通過鐵道,只需要幾名火車車夫就能運送到貴州。

    交趾的糧食豐收,暹羅南北都司在大明的治理下,今年更是大豐收,當地的百姓們如何也吃不完,大批的送回國內。

    各類的酒水敞開了制造,越來越多的名酒被釀造了出來又廣銷各地。

    明軍不缺少糧食,糧食多到吃不完,而運輸的成本之低,明軍并無后顧之憂,最關鍵的是明軍能打,無論大小仗皆能勝之,所以明軍的包圍圍剿之策才能得以長期的維持下去。

    否則軍隊不能打勝戰,再多的物資也無用。

    李貴的臉上沒有了當初的狂妄,所謂的十萬大山成為了他的囚籠,與之不同的是,明軍優待百姓,越來越多的消息傳入了大山。

    后世老鷹軍隊去阿富汗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后他們連為自己服務的買辦階級都拋棄了,但是明軍不同,云貴的百姓屬于大明籍。

    只這一點就是天壤之別。

    內地的百姓生活多么安寧和富裕,讓山區的百姓就有多羨慕,李貴的武力遭受到了威脅,屢次失敗的下場,讓他的威信越來越低,更多的人不再懼怕他,哪怕他每次都做出最兇惡的態度。

    永樂十七年三月,春暖花開,李貴的部下造反殺死了李貴,殘余的人從大山走了出來,選擇向明軍投降,明軍嚴格的審理了投降的人。

    哪些是被裹挾的百姓,哪些是為虎作倀的賊人等等區分的很仔細,也正因為明軍的嚴苛,導致許多的首領不愿意投降,否則戰事早已結束。

    無論如何,經過長達年余的圍剿,云貴的改土歸流之策大體上推進下去,并且隨著越來越多叛軍被消滅,反抗勢力已經不成氣候。

    到了永樂十七年夏天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動靜,明軍開始輪番撤退,結束了將近兩年的戰爭,耗費的物資不可海量。

    “大山里生活那么多人,如何富裕的起來呢。”

    大明連黃泛區都放棄了治理,遷移人口去更富庶的土地上,何況是山區呢,當年的工部官員張璉,專門負責云貴此事。

    四十余歲的他,早沒有了年輕時候的意氣奮發,笑瞇瞇的向著眾人說道。

    渤尼都司缺人,南洋缺人。

    那里有大片平原地區,適合耕種,產量也高,物產豐富,氣候也好,隨著明人的腳步,大片的平原地區被大明人開發出來,成為了熟地。

    那些深山老林蛇蟲遍布的地區,并沒有被大明人看得上。

    經過官員們的口述,許多百姓們半信半疑的踏上了行程,第一次看見了鐵道和火車,第一次看見了高樓大廈,外面的世界竟然是這樣的。

    緬甸宣慰司因為長期的戰亂,人口凋零,經濟敗壞,急需要人口的補充恢復當地的生產,而云南和貴州的改土歸流,大批的百姓從山上走下來。

    官府提供耕牛和農具、糧種、衣服、口糧、鹽巴等物資,在各都司官員的帶領下,以片井形勢開墾當地,一年三熟的氣候土壤,穩定的社會環境下,很快恢復了生產,并且為官府帶去了報酬。

    才一兩年的時間,許多地區的糧食已經可以供應內地,與西部七省的結果截然不同,西部七省至今還有不少的地區需要內地的糧食供應。

    而南洋大鐵道的建設,讓礦石的需求越來越大,連高麗的礦產產量也無法滿足。

    要么擴大內地礦產的產量,要么尋找近的礦區。

    好些年前在渤尼都司南方海域外發現的新大陸,重新納入了人們的視線,據說那里礦產資源極多,露天礦多的不可思議。

    以前因為船只的運輸力不受人重視,如今連高麗的煤礦都成為了大明不可或缺的對象,何況靠近渤尼都司的新大陸呢。

    商人們先動手了。(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口县| 凌源市| 蛟河市| 东乌珠穆沁旗| 福州市| 万州区| 三门县| 儋州市| 武宣县| 丰城市| 黄山市| 东丰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丰都县| 视频| 贺兰县| 中西区| 平果县| 青河县| 霍邱县| 巴林右旗| 沿河| 富平县| 永寿县| 瓮安县| 玉溪市| 尤溪县| 衡山县| 洪湖市| 称多县| 兴宁市| 铜川市| 信宜市| 松江区| 凤翔县| 岳普湖县| 屏山县| 桃源县| 迁西县| 囊谦县| 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