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五章 最先進的工廠-《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3/3)頁

    在明末時期,兩種冶鐵工藝出來的精鐵,分別用來制造紅夷大炮和鳥銃。

    眾人離開了冶鐵車間,只覺得涼爽。

    張全攔住朱高熾,拿出了手帕,要幫大公子擦干緊身上的汗水,擔憂被風吹了會著涼。

    朱高熾拿過手帕,自己動手擦干了汗。

    眾人安靜的等待。

    沒人覺得有什么不對的。

    貴人年歲小,可容不得馬虎,真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在場的人誰也不好交差。

    “走吧。”朱高熾笑道。

    后面就是模具車間。

    照著土胚模子澆灌鐵具的工藝技術。

    整個工廠。

    借助大興村鳳河的水力,用水車替代人力,采用雙動活塞式風箱技術,高爐技術,冶鐵技術,澆灌技術……

    全部由萬三指導。

    在西方人的專業著作中,特別是二十世紀以前的書籍,經常提起中國古代的雙動活塞式風箱技術呢。

    因為如果沒有雙動活塞式風箱技術,那么西方的冶鐵技術得不到發展。

    雙動活塞式風箱技術,大幅度提高了爐內的溫度,讓煤炭具備替代木炭的條件。工業革命的本質,是煤取代木柴,為新興燃料變革的時代。

    十五世紀阿格里格拉在《論天然金屬》一書中描述了歐洲當時的鼓風設備,其中手拉,腳踏,水力驅動的鼓風器,還只處于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橐及兩漢時期的水排技術,而同時期的中國,早已使用上了效率更高的雙動活塞式風箱。

    十七世紀初期中國的雙動活塞式風箱傳入西方,為十八世紀中期開始的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

    十九世紀西方學者提出世界上最完美的鼓風器,是根據中國風箱改進的。

    但是大明工匠該如何面對西方即將進入文藝復興,開始的大變革呢。

    西方的地利位置,方便吸收其他的地區的技術與文明,一個國家拿出了新的技術,其余的國家也會吸收。

    大明周邊可沒有提供他學習的對象,還要等到西方的傳教士到來,才會開始借鑒和仿制,那時已經太晚了,近三百年的封建王朝,積弊太深無力回天。

    “關于工匠定級的問題,咱有一個要求。”參觀完了自己的工廠,朱高熾帶著萬三和他的徒弟們,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八級三等工匠制度,萬三沒有領會自己的思想,標準有些低了,也需要打壓一下他。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噶尔县| 虞城县| 保德县| 陵水| 康平县| 宣汉县| 文化| 泗洪县| 安图县| 惠安县| 彭泽县| 九江县| 泰顺县| 监利县| 丹江口市| 尤溪县| 大埔区| 三明市| 东辽县| 革吉县| 中卫市| 碌曲县| 铁岭县| 灌云县| 临沂市| 大关县| 甘孜| 黎平县| 文登市| 大丰市| 石泉县| 永新县| 平谷区| 兴仁县| 通海县| 冀州市| 哈密市| 高台县| 凌海市| 巨鹿县|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