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既然已經選擇了跟南山碳纖維接觸,那么說明他們就真的擔心繼續不用南山碳纖維,到時候自家的產品在碳纖維復合材料方面的運用會落后于世界。
華夏的廠家在用,歐洲的廠家在用,就連北極熊這個競爭對手也在用。
如果就它們不用的話,到時候花了更多的錢去買赫氏的碳纖維,結果性能還不如南山碳纖維的產品。
那就尷尬了。
“陳總,美利堅那邊對于南山碳纖維的制裁,相當于名存實亡了。”
“波音等公司都已經正式的跟南山碳纖維簽署了合同,要采購一批碳纖維復合材料。”
“現在看來南山碳纖維T1200的成功研發,還是起到了不小的刺激作用。”
陳清詳作為光威集團的銷售部部長,對于碳纖維行業的情況是非常了解的。
光威集團是做漁具出身,前些年才開始進入到碳纖維領域。
之后跟南山碳纖維合作之后,發展才進入到了快車道。
不過,光威集團主要做的是T300和T400碳纖維,更加高端的T700和T800,華夏只有南山碳纖維能夠生產。
至于T1100和T1200,那就更加不用多說了。
“T1200都給搞出來了,實在是太厲害了。”
“當初南山碳纖維率先研發出了T1100碳纖維的時候,東麗和赫氏等國際巨頭估計都是半信半疑,覺得不大可能。”
“但是后面的情況已經證明事實勝于雄辯。”
“所以現在南山碳纖維再一次的率先研發出了T1200的時候,估計大家都很快就選擇了相信。”
陳梁對南山碳纖維的情況也是非常了解的。
當初光威集團生產釣魚竿等漁具的時候,都需要從東麗等公司高價購買碳纖維原材料。
并且你就是有錢也買不到人家最高端的產品。
那個憋屈……
光威集團會開始生產碳纖維,就是因為不想過那么憋屈的日子。
之后靠著光威集團自己的研發和南山碳纖維的異軍突起,最終才改寫了華夏碳纖維行業的歷史。
如今,只要說到碳纖維材料,就沒有辦法避開華夏。
因為光威集團和南山碳纖維兩家公司的碳纖維產能,就占據了全球產能的60%。
并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的上升。
估計再過五年,全球80%的碳纖維都是華夏這邊生產的了。
有技術優勢,又有成本優勢,華夏的碳纖維材料絕對是可以把國際巨頭給打的丟盔棄甲。
“是啊,T1200碳纖維的出現,以及T1100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大規模量產運用,應該是給了波音它們挺大的刺激。”
“它們一直依靠的赫氏,在T800以內的產品上面還能保持技術優勢,到了T1100上面就已經明顯落后了。”
“哪怕是它們能夠很快就研發出跟T1100碳纖維復合材料類似的產品,估計市場也被南山碳纖維給占據了。”
陳清詳太清楚那幫巨頭的采購人員的想法了。
不涉及到核心利益的時候,什么都好說。
一旦大家的想法有巨大差異的時候,那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美利堅赫氏跟波音等公司有很長久的合作。
但是一旦赫氏落后了,波音拋棄赫氏也是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搞采購的人都很清楚,這個世界上主要有兩種采購模式。
一種就是東瀛和高麗走的跟供應商共同發展的模式,甲方和乙方的關系,更多的是合作和共同發展。
哪怕是乙方落后了,甲方也會想盡辦法的帶著它一起走。
當然了,這種乙方不少都是有甲方的一些股份,或者是有其他千絲萬縷的聯系。
另外一種模式就是歐美企業的競爭模式。
你有某方面的優勢的時候,我就把訂單給到你。
一旦有更加有優勢的廠家,那么他們立馬就會拋棄你。
這兩種方式很難完全說哪一種更好,哪一種更不好。
只能說各有優劣,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南山碳纖維現在的產品既然已經能夠出口到美利堅,那么這就意味著相關的制裁已經名存實亡,那么國際市場的需求就會很快的爆發出來。”
“到時候他們的產能也許又要不夠用了,找我們購買碳纖維材料的廠家肯定也會變多。”
“看來公司也需要提前考慮一下新工廠修建的事情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