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根據現在的史料記載,這九只大鼎在鑄造的時候,對形制和樣式并沒有統一的要求。 各地工匠的鍛造手法和外形的選擇上,也有一定的差異。 眾人眼前的“青州鼎”,是一只三足圓腹鼎。 基本上算是出土的各類鼎器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器型。 平時都把“一言九鼎”之類的話掛在嘴邊,等真正見到這只代表了華夏民族至高皇權的代表,僅僅是一件成比例縮小的復制品,也同樣讓人感覺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只是,這只“青州鼎”命運坎坷,經過數次易手,顛沛流離。 在水里又泡了幾百年之后,得以重見天日。 盡管林逸用的已經是超高清的攝像頭,可上面的紋飾已經模糊不清,難以辨認,成比例縮小打印出來以后,干脆就是模糊一片,唯獨那股特有的氣質還存在。 “難怪這東西能成為‘皇權’的象征,如果把這玩意放大個十倍,擺在廣場上,別說諸侯了,這場面誰看了不迷糊?” 錢升雙手顫抖著撫摸著這只復制品上的紋路,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可惜我這水性不佳,身體狀況又不允許,要不然,我就跟著大哥下去一趟,也好親眼看看這‘青州鼎’的真容啊。 我們錢家,跟古玩打了這么多年交道,要是能親眼見到、親手摸到這青州鼎,那真是死而無憾了。” “那你今天看見這高清的圖片,還有這3d打印的復制品,是不是高低得去你家祖墳上磕一個。” “強哥,您還真說對了,家祭無忘告乃翁,到我們老爺子祭日那天,我必須得讓他知道咱們干了這么一番大事。” 兩人互相調侃,一旁的白老爺子樂呵呵的出言阻止: “好了好了,不開玩笑,說正事! 雖說這紋飾看的不大清楚,但是關于這九鼎上的紋飾,除了《左傳》記載的王孫滿的自述之外,明代有個人叫王希旦。曾經出過一本書《大禹九鼎圖述》。 這人據說是有人給他托夢,告訴他九鼎上的紋飾都是什么內容。 然后他就提筆記錄了下來,分別是洛書鼎、乾象鼎、九河鼎、九州鼎、五岳四瀆鼎、九糓鼎、夭喬彚祥鼎、異物靈彚鼎、飛走肇瑞鼎。 顧名思義,這九只大鼎上,依次刻有洛書、陰陽八卦、河道、九州疆域、五岳四水、農作物、天象祥瑞、異物靈獸、飛禽走獸這幾種。” 錢升接著白老爺子的話補充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