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于是,明治政府于農(nóng)歷1872年11月9日發(fā)布了“改歷詔書”,決定廢太陰歷,頒行太陽歷,以即將到來的12月3日作為1873年1月1日,從此諸祭典等舊歷月日一律按照新歷的相應日期施行。改歷的結果是為政府省下兩個月的財政支出,對政府來說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財政困難。 所以,日本當局,是為了節(jié)約錢,而修改了歷法。不是為任何原因,而是為了錢。 當然,雖然歷法修改了,不再過春節(jié),不過到了現(xiàn)代,大多數(shù)日本人,在農(nóng)歷春節(jié)這一天,在工作下班之后,也會找一家華夏餐館,去聚餐,一起過個年! 不過雖然沒有了法定的陰歷春節(jié),不過陽歷12月31日這天,其實就是日本的春節(jié)了。 元旦當天,每家用松柏裝飾房屋,十二月三十一日夜晚為“除夜”,這天晚上每家都吃團圓芥麥面條,因為面條代表著長壽。除夜,人們在家中或在寺院等待著午夜十二點的到來。這與華夏人民等待聽新年鐘聲一樣,可是,日本的新年鐘聲卻別具一格。 十二點一到,日本全國各地寺院都要敲一百零八下鐘,沉厚的鐘聲迴蕩在日本列島的上空。“除夜鐘聲”響過后,人們各自懷有不同的宿愿,絡繹不絕地走向神社寺院,參神拜佛,第二天互相拜年。 “那就過一次純正華夏的春節(jié)吧!”秦風笑說,“今天晚上我們吃的餃子,這寓意著團團圓圓,不過呢,你看,冰箱里,都是菜!” 秦風拉開冰箱,里面全都是家里準備的春節(jié)各種菜肴。 這個時候,國內(nèi)還沒有對開門冰箱,雖然歐美已經(jīng)有了,但是國內(nèi)還沒有。秦風也沒有花心思去弄。所以,家里,特地買了兩個雙開門冰箱,放在一起,那也算是對開門冰箱了。 這里面,可就是放著滿滿兩冰箱,家里做好的年貨。各種各樣的食物。 “我看看,有些啥!”秦風瞅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