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有時候文化的上不相容,可以輕易毀掉一次并購。 以小企業為例,凡是國內企業看的上眼的公司,肯定有它的不凡之處。 一般來說,國外的大公司也不是眼瞎看不到,早早的作為股東深耕多年,國內資本如野蠻人般粗暴收購,反而不能達到合作目的。 換位思考一下,中國人對于國外公司直接收購自己的民族品牌,也很不爽。 “有入場的機會就行”,趙子明回道, 他自然不甘心只做個小股東,等公司上市了,高價出售股份,套現離開。 現在對于他來說,掙錢不是主要目的。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如果沒有人牽橋搭線,人家都不可能帶你玩,現階段,還是先混混關系再說吧。 “好,明天我給你聯系一下”,文立心見狀也很高興,稍微解釋了一句, “WiTricity公司CEO Alex Gruzen是我的好朋友,他們公司就在波士頓郊外。” “那就麻煩你了”,趙子明聞言毫不驚訝,文立心作為波士頓學院的領導層,有這樣的人脈圈,不足為奇。波士頓學院雖然在國內名聲不顯,也是25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 “各取所需”,文立心又給自己倒了一點紅酒,繼續說道, “現在國內經濟發展起來了,公司也有錢了,開始跨國并購,四處買,就是不太講商業規則,一上來就是花錢,學費交了不少,沒什么成果,搞得老外都開始看人下菜,碰見國內的資本,就獅子大開口。” 趙子明笑了笑,沒有說話。 其實國內的老板,哪一個不是人精,未嘗不知道當了冤大頭,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跨國并購,可是一個大概念,傳到國內的股市上,股價不知要多少漲停,相比較研發新品,還是股民的錢好掙一點。 “算了,不說這個了”,文立心也覺得沒趣, 他想推動國外技術和國內對接,可不僅僅想要一個名聲,聽著好聽,有心做一番事業,不過很多事,身不由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