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縱然不會變成兩百多年后那種情形,但是想想西夷人可以在這大周沿??v橫,這種憋屈滋味就難以忍受。 馮紫英的話讓幾個人的臉都陰了下來。 奈何這龍江船廠的情形就擺在那里,登萊那邊王子騰還指望著這龍江船廠的工匠技師能迅速過去,從遼東那邊盡快伐些大木運來開海建水師艦隊,現在看來,這顯然不可行。 可若是王子騰那邊要求得不到滿足,不但軍方的反對聲肯定會加強,而且北方士人的不滿情緒也會加大。 遼東乃是九邊鎮守的重中之重,而如何保障遼東的糧秣后勤才是最重要的,更勝于薊遼,這也是當初北方士人和南方士人達成妥協的基礎。 “紫英,從清江到龍江,以我看,這官辦造船除了養了一大堆祿蠡外,好像真的是無甚好處,我也聽聞那淮安、臨清和這金陵民辦船廠,若是造那漕船成本要比咱們清江船廠所造低六成甚至更多,比起龍江船廠也要低四成,而且質量更甚,不知是真是假?伯輔,你聽說過么?” 馮紫英和孫居相交換了一下眼神,還是孫居相先說:“回崔大人,龍江船廠和清江船廠素來有南京都察院和南京工部負責,京里少有過問,……” 崔景榮輕輕哼了一聲。 &nb bsp; 馮紫英沉吟了一下,“崔公,我看著清江船廠和龍江船廠中游手好閑者甚眾,其中固然有庸碌之輩,但是更多地卻是的確沒有活兒可干,但現在開海在即,您覺得這龍江和清江船廠能承擔得起建造海船的重任么?” 見崔景榮等人都是搖頭,馮紫英也不客氣,提出自己的思路。 “下官也以為怕是不行,而寧波、泉州、廣州等地現有民間船廠皆有造海船的能力,而朝廷船廠反而不行,以下官之見,不如由朝廷下旨,督請民間船廠為登萊建造艦船,另外也以登萊總督名義招募商賈前往登萊興辦可造大型海船的船廠,由朝廷先行預訂幾年艦船,并予以定金,再從清江、龍江船廠中抽選部分匠戶送往登萊,作為這等造船商賈不足人員的補充,一切都按照民間造船規矩來辦,……” “這如何能行?!”魏廣微、吳亮嗣、孫居相等人都是異口同聲的反對道。 “為何不行?”不說服這幾人,馮紫英知道這事兒就沒轍,他也做好和要和這幾人打嘴皮子仗的準備。 魏廣微作為工部官員,沉吟了一下方才道:“紫英,你的急切心情我明白,但是清江船廠和龍江船廠的工匠均為匠戶也隸屬于朝廷,豈能讓那等商賈使用,從無此先例,而這等造船技術如何能外傳,……” 說到這里是魏廣微卡殼,這技術真的是不值一提了,先前馮紫英都說了沿海民間造船技術已經遠勝于這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