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只讀古文經典-《我的回憶錄之五十有二》
第(1/3)頁
告別了小時候身邊有什么書或是能買到什么書就看什么書的沒什么可選擇的年代后,我就開始了自己選讀的時期。
這個時期可以分成幾個階段,初期大約是從高中開始到我到天然氣公司經理辦后的一段時光為止,這期間我基本上只讀古文經典。之所以這么選一是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中,留下了太多的古文經典。二是后期繁榮至極的文化浪潮還沒有開始,這就造成了在八十年代新書還是很少的。
所以做為古文典籍,就成了很多出版社的首選,書店這樣的書相對很多,做為把書店當成主要圖書來源的我們也覺得應該讀一下。
前文提到過,我做什么都喜歡追溯本源。
準備讀古文經典后,經過一段思考,覺得對于國人來說要想了解中國的歷史,儒家思想肯定是繞不過去的。
所以我最初的時候想認真讀一下儒家的經典。
這就涉及了一個讀書方法問題。
因為我們不可能讀得懂用文言文寫成的原文(當然要是有時間天天讀,估計也能讀懂)。
所以無論什么情況,想要讀這些文言文都要去看一下書上的解讀。
對解讀的選用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
我身邊有許多愛讀書的朋友,他們喜歡讀《xxx(一般是一個名家)解讀xxx(一本名著)》類的書籍,并曾多次向我推薦xxx這個名家講的xxx講的真好之類。
如果關系近一些(其實關系不好的也不會推薦書給我),我會先認真問一下,你是想讀這本書還是僅想大概了解一下。
如果說僅想大概了解一下,我就不說什么了。
如果說想要認真讀一下這本書我就會勸說一下,你讀的《xxx解讀xxx》本身沒什么問題,有些還是大家,甚至是這方面的權威專家。但這樣讀書有個問題,就是你讀的并不是原著本身,是這個名家解讀的自己理解。
你再根據這個名家的理解去理解原著本會出現偏差。
特別是中國那些經典的經史子集,全是文言文寫成,一段話,一個句子,一個字甚至斷句不同都會產生完全相背的意思。
因此任何人(包括作者本人)都不可能說可以完全解讀一篇文章的真正意義。
所以讀解讀本基本上會固化你的理解,讓你只覺得只能這么解釋這個段落、這句話、這個字,只能這樣去斷句等等。
一旦養成用這樣的方法去讀古文經典是很有害處的。
我并不是什么大家,我的讀書方法也不是什么準則,只是我這么多年來看書養成的一個習慣。
不能說我的方法就正確,但至少可以為想讀書的朋友增加了一個選擇。
一個不去讀《xxx解讀xxx》的選擇。
我的方法是這樣的,以我當年花了七個月的時間讀的《道德經》一書為例。
先說為什么要花這么長時間讀《道德經》。
還是先前說的我要讀儒家,但儒家和道家本身有著交集。
因孔子曾問禮于老子,原文如下:
“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附县|
上林县|
万山特区|
娄烦县|
荥经县|
濉溪县|
班戈县|
光泽县|
襄樊市|
白玉县|
阿克陶县|
闽清县|
巴里|
吴旗县|
集安市|
安乡县|
凤凰县|
防城港市|
望谟县|
乌兰县|
东光县|
石林|
达日县|
中西区|
内江市|
天峻县|
桐柏县|
元朗区|
卢氏县|
策勒县|
乐安县|
盱眙县|
澄城县|
大新县|
峨边|
马关县|
漳浦县|
襄垣县|
团风县|
永昌县|
神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