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藏書之路-《我的回憶錄之五十有二》
第(2/3)頁
買書的第二個重要渠道是新華書店。
小時候就不說了。搬到大慶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基本上都是在大慶新華書店買書。那個時候也只有新華書店可以買書。有段時間,我認識絕大多數從一樓到五樓的營業員,有時候抱著不到一歲的兒子去讓他看嬰兒看的花花綠綠的書的封面,同時給他講各種故事,也不管他能不能聽懂。困了就有營業員抱著他放到她們休息的地方讓他睡,我去挑書。醒了我就繼續抱著他看,連帶著兒子也成了書店常客,好多營業員都認識他。慢慢領著他去書店時,他晃晃悠悠走在從一樓到五樓的路上,都有人和他打招呼。
真懷念那個五層樓都賣書的新華書店。
慢慢地新華書店對面的古玩城多了很多家賣書的。
好像突然之間,可供買書的地方就多了,古玩城里最多的時候竟然有幾十家商鋪在賣書。可供選擇的渠道多了自然是好事兒,因為代表書的種類和書價都有了可選擇的余地。開始各家比價的階段,這個階段很短,后來我基本上只奔一家去了。
這是因為盜版。我最初看書的時候是很注意保持書的原樣的,以書看完后書還是新的為追求。
但慢慢發現有些書上有錯字。
所以開始在書上改動,慢慢養成了不拿筆無法看書的習慣。
最初只是用筆改書上的錯字,先把錯的字圈上,然后畫個箭頭,在空白處寫上正確的字。
因為每次看書常有所感,慢慢發展到在書頁的空白處寫心得。當時只是寫上心得就完了,后來再讀的時候看到此處有時又有不同的心得,就再記,為了區分,就寫上日期。最后書讀的次數多了,記不得哪本什么時候看的,就在書最后一頁畫個圈,寫上日期。如果看的遍數多就多畫幾個,多記幾個日期。
迄今為止,我改得最多的是《梁羽生全集》中的一本,這本書沒有找到,按理說我不應該扔了。
在武俠三劍客中,我最喜歡的當然是金庸金大俠了。我買了三聯書店出的他的全套武俠小說,每本基本上都讀過許多遍。同在天然氣公司經理辦的馬俊特別喜歡的是古龍,他當年還弄了個本子,上面記錄了許多古龍的精彩語句,有時候就讀給我們顯擺。那個時候的摘抄基本是從原書中摘的,因為沒有什么百度之類的可搜尋,因此是很費時費力的。
不知道現在這個本子還在不在,估計早扔了。
受他影響,我也看過幾本古龍的作品,后來出全集的時候買了一套版本一般的。
最后細想一下也不差梁羽生,但總覺得不值得去買一套正版的,正好遇上古玩城有一家賣他的全套小說,才120元,平均不到3元一本,就買了回來。
我知道不到3元一本的書質量不會怎么樣,但沒想到不怎么樣也能差到一種境界。這套書我讀了不到兩頁。是的,沒看錯,不是兩本,是不到兩頁,也就是說讀了一頁多點兒!按老習慣拿起筆開始看書,結果第一頁就改了幾十個錯字。可以肯定是拿人家正版掃描識別的,當時電腦技術不像現在這樣可以達到識別成功率99%。
但掃描完根本沒校對就出書我也是服了。
盜益有道。
做盜版也要用點兒心啊!
這書當然沒法看了。
一向一門心思省錢的我這套書閱讀成本高達100元一頁。
教訓慘痛。
所以從那以后,我再不亂買書了,這套書現在也沒扔,放在那里提醒我。
這之后,我開始只在明義書店買書。因為可以用七五折的價錢買到正版書,關鍵是店主進書的速度遠超過其他書店。她本身也讀書,有時候還推薦一些當時流行的書,所以我在她那里買了許多書。盡管很久不再買書了,但偶爾路過,還是習慣性地進店去轉一圈。
直到發現了孔夫子舊書網。
其實這就是一個數萬個書攤組成的空間。超多的商鋪、超多的種類、超多的選擇、超多的版本、超低的價格,讓我開始不再去實體店買書了。
書是方便了,但也少了淘書時那種突然間的驚喜!
是啊,想買什么書這里都能找到。
哪還需要找,哪里還需要淘呢!
當然也是哪里還能找到當初的快樂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胶州市|
邻水|
扬州市|
巴马|
华容县|
镶黄旗|
清涧县|
垣曲县|
上栗县|
奇台县|
扶风县|
济阳县|
潼南县|
泸定县|
宁国市|
长子县|
武鸣县|
炎陵县|
繁昌县|
伊春市|
康保县|
论坛|
青州市|
桦南县|
泸州市|
玛纳斯县|
安平县|
枣庄市|
珠海市|
金寨县|
长垣县|
北川|
阳泉市|
苏尼特左旗|
巴楚县|
景宁|
宜良县|
溧阳市|
潜山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