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零一章 尾聲-《楚臣》


    第(3/3)頁

    到十月底,左右的泥漿地大概率就會徹底凍實,到時候成千上萬的敵軍能從四周八方圍過來,主峰僅二十丈的鴉頭嶺,地形再險也是有限,沒有充足的物資、戰械,一千兩百名兵馬不可能守住鴉頭嶺。

    有現成的扁箱船及棧板,調更多專業的舟橋水營將卒過來,浮棧搭建的速度也極快,第五天都修通到鴉頭嶺西麓,大宗物資則能源源不斷從水路運過來,再經浮棧運入鴉頭嶺;等援汴軍主力南撤之時,還會分一批精銳戰力過來。

    當然,李秀率領先期登上鴉頭嶺的新寨鄉勇,也是抓緊時間,晝夜以繼的依照地形開挖戰壕、修造土坡護墻,盡可能拓寬內部東西嶺頭間的通道,后續等到大批軍資戰械運過來,也是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加強鴉頭嶺的防御。

    這幾日,雖然敵軍對武亭、鄲縣殘城的攻勢很猛,但李秀站在鴉頭嶺東麓,天晴時肉眼都能隱約看到兩城攻守的狀況,武亭、鄲縣兩城的守卒在溫博、譚修群兩人的統領下,完全沒有身陷敵圍的慌亂,很穩定的將敵軍壓在城下。

    這時也體現出他們立足鴉頭嶺的意義。

    他們隔著黃泛區,即便現在還無法威脅東側的敵軍,但他們出現在鴉頭嶺之上,就能極大振奮守軍的志氣,也令敵軍有芒刺在背之感。

    這時候不僅汴京婦孺都撤入潁水西岸,韓元齊、陳昆也率部進入陳州西部地區,只等簡單的休整過,隨時便能從汝州北部的險僻棧道通過,進入河洛南部地區,與梁帝朱裕所率的梁軍主力會合,對洛陽等城叛軍展開最后的強攻……

    …………

    …………

    “殿下,這便是韓謙與他的棠邑軍!這三四年來我令灌江樓抽出三分之一的人手盯住棠邑,研究韓謙在淮西的一舉一動,卻也沒有想到棠邑軍將我軍主力吸引到南線,竟然不惜成本的修造浮棧,將汴京軍民接出。我們在河淮之間到底還是輸了一籌,也好在殿下給田衛業下了死命令,要他不計傷亡的在十一月之前拿下雍州城。要不然的話,形勢還真有些難看呢。”

    蕭衣卿身穿一襲灰袍,與淮南郡王徐明珍站在一個身形魁梧健壯的中年蒙兀人身側,眺望鴉頭嶺方向。

    中年蒙兀人便是蒙兀太子、南院樞密使烏素大石。

    這些年接納北逃士族,甚至在三十年前就將自己的封地設為州縣,全面推行漢制,烏素大石乃是蒙兀南奪燕云、東征渤海,繼而南下侵取河朔及晉地的靈魂及核心人物。

    看他魁梧健壯以及滿臉的絡腮胡子,或許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個無敵武將,他這時候卻穿著灰撲撲的皮裘御寒,手里拿著一只從戰場上繳獲來的瞭望銅鏡,更清晰的觀察鴉頭嶺的防御情形,跟蕭衣卿說道:

    “朱裕的身子也扛不住太久了,與棠邑勝負不在一時。”

    “這倒是的,朱裕的狀況未必能撐得過明年春后,殘梁將卒奉朱貞小兒為主,何足畏也?”蕭衣卿哂然一笑,說道。

    烏素大石指向鴉頭嶺方向,問道:“對了,韓謙派到鴉頭嶺的將領是誰,可有查到?其部署防守極有章法,進退有據,敘州及棠邑軍崛起滿打滿算也就十年,韓謙麾下的能吏良將真是不少啊!”

    斥候探馬無法貼近偵察,借助繳獲的瞭望鏡,也不可能看清楚四五里之外的人臉,蕭衣卿還不清楚此時進入鴉頭嶺的守將乃是李秀、曹霸,但鴉頭嶺與鄲縣殘破、武亭形成犄角之勢,韓謙作如此軍事部署的意圖,他心里是清楚的。

    武亭守將乃是譚修群,能是潭州投韓謙的降將,與其兄譚育良為韓謙所用,在思州掀起民亂,最終迫使金陵招安為天平都。

    武亭城寨較為完整,很難啃,而鄲縣城池殘破,但負責守鄲縣殘城卻是以守城名震江淮的溫博。

    實際上,此間的戰事已成雞肋,而他們拖到這時還沒有撤兵,也并非是想著圍點打援。

    一個主要是田衛業那邊還沒有傳來攻陷雍州城的消息,不管朱裕的身體能不能撐到明年春夏,雍州城的得失,對整個西線太至關重要了,怎么都不要確保年前落入他們手中。

    再一個是此時組織壽州軍、徐泗軍輪番進攻鄲城、下蔡,也是有利重朔他們在南線立足的信心,以便朱讓、徐明珍等部能真正從東線牽制住棠邑軍……

    …………

    …………

    十月十八日,沈鵬、趙慈率領三千兵馬進入鴉頭嶺,與李秀所部會合,加強對鄲縣、武亭被圍兵馬的援應。

    這時候低淺水澤處,才剛剛結上薄冰。

    援汴軍主力這時候也從陳州北部的西華縣境內,乘船往南陸續撤退。

    孔熙榮所率領的先遣軍暫時還釘在宛丘,從陳汴驛道南側窺視北面的敵軍,也是牽制敵軍的側翼,令其無法放開手腳進攻撤入西華縣境內的援汴軍主力。

    照十月中旬的天氣與南下寒流情況判斷,再有半個月潁水就會冰封住,蒙兀騎兵隨時有可能會渡過潁水西進,到時候孔熙榮所部也不會急于南撤,而是會暫時先撤到潁水西岸的城寨,協助梁軍加強陳州西部的防御。

    而隨著援汴軍主力三萬將卒,陸續往南撤到下蔡、臨淮一線,最后半個月瘋狂反攻下蔡防線的徐泗軍及壽州軍及蒙兀騎兵,最終于二十一日無功而返,往渦陽以及渦水東岸退去。

    而在鄲城、武亭外圍的敵軍,也差不多同一時間解圍而去,一部分兵馬撤入亳州、鹿邑,一部分兵馬往北面的汴京南畿城寨撤去。

    渦潁之間的河淮戰事,最終以雷聲大而雨點小的結局暫告一段落,蒙兀人最終還是沒有想以鄲縣、武亭的守軍為誘餌,將棠邑軍主力吸引北上,在鄲城以南的平川地帶發動大會戰。

    除了溫博率領一部人馬繼續守鄲縣殘城,將鴉頭嶺交給梁軍防守外,傷亡較重的譚修群部以及李秀所部都南撤休整。

    南歸的途中,曹霸兩天多時間都在李秀耳朵不停的嘮叨,抱怨這一仗實在是雷聲大、雨點小,打得太不過癮,早知道他就留在下蔡了,下蔡東翼好歹還能撈到幾場防御硬仗,總比到鴉頭嶺純粹當擺飾強多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师宗县| 金川县| 瑞丽市| 遂宁市| 温州市| 龙南县| 新巴尔虎左旗| 前郭尔| 永宁县| 南投县| 湛江市| 湖口县| 昆山市| 伊宁县| 潞城市| 汶川县| 三河市| 宁远县| 垣曲县| 浪卡子县| 保靖县| 枣强县| 怀远县| 嵊州市| 瓦房店市| 凤翔县| 阜城县| 屏边| 浦东新区| 揭东县| 改则县| 寿光市| 开原市| 元阳县| 海盐县| 甘南县| 泰顺县| 五大连池市| 会同县| 长兴县| 车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