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重新坐下之后,卻是看著身邊的文臣同僚們傲然一笑,頗有幾分得意,又在無聲之中開啟了嘲諷。 安南之戰,就憑他在江南四省籌措了快一千萬的軍餉,就是大功一件。 而此時他快人一步,把日后的善后和治理先提出來,更是在告訴其他同僚們,你們都是無能之輩! 救我! 李至剛! 大明第一能臣! 你們心里是不是在想著戰后敘功呢? 我已經想到戰后如何處理地方設置郡縣了! 差距!這就是差距! “戰容易!治卻難!” 朱允熥又道,“安南脫離中原數百年自成一國,又有山川之險。且安南人桀驁不馴,難以管束..日后如何治理,還真是個大問題!”說著,他笑笑,看向群臣,“諸位愛卿,可暢所欲言!” “皇上所言極是!” 出乎所有人意料,先開口的卻是東宮大學士解晉,“安南人現在心向我朝,是因為我朝發兵是為了鏟除篡位黎賊,還安南正本朝綱!” “一旦我朝要設置郡縣,屆時安南人必視我天朝為仇寇,誓不兩立!” “且安南和天朝政體本有不同!各地豪族勢力龐大,登高一呼黔首響應....抗捐抗稅乃至占領州府起兵造反,都是有可能的!” 聞言,別人還沒說什么,李至剛已冷笑道,“解學士未免有些太危言聳聽了!怎么?難不成怕他們日后造反,就不治理了?怕他們造反,就把占領的土地吐出去?” 解晉淡淡的一笑,“李少保,我何時說過不治理?為人臣者,不能只說好聽的,也不能只想好的。總要把這些有可能發生的壞事,也想到吧?” “哼!”李至剛還要再說,卻瞬間寒毛都立了起來。 因為他的余光清楚的看見,皇帝剛才看向他時,微微瞇眼且帶著些不滿。 “解愛卿說的是,任何事都要先把壞的想周全!”朱允熥道,“你說下去!” “臣有幾個不成熟的建議!”解晉低聲道,“第一,戰后不能馬上把大軍撤回,必須在安南各州府布置駐軍,且必須都是精兵強將!” “嗯!”朱允熥點頭,“朕亦有此意!” 他要把朱棣那一家分封在安南的用意就是如此,給安南人留一個活閻王。而朱棣對于大明而言,則是朱允熥手中的雙花紅棍..... 有事?上! “第二,各州府的官員選拔!”解晉又道,“能不用原來的官員就不用原來的官員!”說著,他行禮道,“此處,臣額外還有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