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并奏來!”朱允熥笑道。 “安南原先的官員不能用!彼等投降天朝非是懼怕天威,而是擔心戰火涂炭治下!”解晉繼續道,“這些人毫無操守可言!” “嗯嗯!”朱允熥不住點頭。 “但若從吏部選派官員過去,且不說我大明的讀書人愿不愿意去安南做官!”解晉又道,“即便他們去了,語言不通,民俗不同,又是外來者,必定被人架空!” 有見識! 遠見卓識! 聞言,殿中群臣看向解晉,滿是贊許的目光。 打下來的地方再大,也需要有人治理。 安南數百年來孤懸海外,許多人心里壓根就不認同大明!那怎么管? 用原來的官兒?那就等著別人造反吧!有人造反的時候這些官不但不鎮壓,說不得還要幫忙掩護提供糧草。 可是不用,無人可用! 硬是從大明選派官員,不但適得其反,而且還會加劇當地人的不滿。 “所以臣覺得,設置郡縣可以稍稍往后推遲那么幾個月.....” “你他媽的誠心跟我過不去是不是?” 李至剛心中大罵,“我剛提出來要設置州府,選派官員,你就跟皇上說推后?” 朱允熥沉吟片刻,“怎么個推后法?” “臣請皇上在安南設置州府之前!”解晉沉吟片刻,“先開科舉!” “嗯?”頓時,眾人眼睛一亮。 “這里還涉及到一個問題!”解晉又道,“那就是戰后,我朝在安南設置郡縣之后,賦稅的問題!” “臣不知皇上是想額外開恩,在安南行輕稅還是要跟我大明州府一樣一視同仁呢?”解晉又道,“但無論如何,這二者都有弊!” “稅輕了,安南人不把中樞當回事!稅重了,安南人要鬧!” 說到此處,解晉頓了頓,又道,“不管稅收輕重,當地的官員和地方豪族都一定會串通一氣,對抗朝廷的法令!” “所以臣認為,最好行分化之策,開科舉!而且是讓安南的讀書人,選其中良善之人,入京參加我大明的科舉,成為皇上的天子門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