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也可稱呼它為:劇院、樂團、作家、吟游詩人、喜劇演員與街邊藝術(shù)家的城剩 “這位先生,能否打擾您五分鐘的時間,讓我在這幅肖像上留下您的姿容呢?這是免費的,不會向您收取任何費用……” “抱歉,我趕時間。” 林格直接拒絕了這位街頭畫家的提議,使他露出了不加掩飾的失望的表情。 圣夏莉雅在一旁安靜地看著,直到那畫家離開后,才忽然對林格道:“第四次。” 這已經(jīng)是林格第四次被街邊的流浪藝術(shù)家搭話了,其中兩次是想要給他畫肖像;一次是邀請他去附近的咖啡廳里聽一場免費的音樂會,其實也就是民間樂團的私人聚演;還有一次是一位來自白色城邦共和國的詩人,頗為自信地請他品鑒自己平生最得意的作品,這熟悉的句式讓林格的腦海中陡然浮現(xiàn)出酒保姐的面容,于是婉言拒絕了。 “你很受歡迎。”圣夏莉雅就自己肉眼所見的事實做出了判斷,因為街道上的其他行人被搭話的頻率確實比林格差很多。 大約是因為,眼前的年輕人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zhì)吧,而大部分藝術(shù)家恰好都癡迷與眾不同的風(fēng)格,哪怕是這些還未功成名就、只能向街邊行人尋求認(rèn)可的“半道者”也不例外。他們的夢想還是進(jìn)行時,卻已看到了夢想被賦予成果后的姿態(tài),因此眼里都是憧憬與希望。 那么,追求夢想的人從林格身上看到的與眾不同的事物,又是什么呢? 圣夏莉雅還未想明白,便聽見年輕人澹澹地回了一句:“實際上,你比我更適合出現(xiàn)在他們的畫像鄭” 要與眾不同的話,明顯是這位牽著羊羔的少女更加與眾不同。 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與她搭話。 因為。 “普通人是無法看見我的。”圣夏莉雅輕聲道:“正如他們無法直視命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