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個多世紀以前,我的先祖羅曼爵士——他當時還不是爵士,但請允許我用這個稱呼進行講述——總之,他是一位劇作家,創作了不少在當時流傳一時的經典劇目,只是后來都被《三月尋日記》的光輝掩蓋,因此不為人知而已。” “從事藝術創作的人會銘記一個真理:靈感是無限的,將其激發的手段卻是有限的。因此,無論多么偉大的創作者,都不免遭遇難以激發靈感的階段。那自然是很痛苦的,但只要熬過去,必然能夠在未來的藝術界留下屬于自己的名號……抱歉,好像到了太多無關的事情,那么讓我們繼續關注正題吧。” “羅曼先祖作為當時頗具名氣的劇作家,自然也遭遇過類似的困境。他嘗試了各種方法,想要找回激發靈感的能力,比如,學習前饒經驗;比如,改變創作的方向等,但結果都是失敗的。于是最后,他選擇了一條即便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看來也瘋狂無比的道路,那就是,徒步穿越索森山脈,遠離文明的喧囂,在與自然的近距離接觸中,激發自己的無限靈福他模彷古時代的那些狂信徒,將這條路稱之為——藝術的朝圣。” 米爾斯到這里,眨了眨那雙灰色的眼眸,竟浮現出一絲羨慕與向往的神情。 林格將他的表情看在眼中,心情唯有無語,覺得他和羅曼爵士不愧是同一血系,又同為藝術創作者,骨子里都流淌著偏執和瘋狂的因子。 要知道,哪怕是當今時代,索森山脈依然是文明難以踏足的蠻荒之地。這道分隔了大布列塔王國北境與來森堡的山脈歷來被認為是西格利亞大陸的“狼穴”,這頗具象征意味的稱呼明了它殘忍的本性,隨時都可能將進入其中的旅人吞噬,連骨頭上的每一寸血肉都舔舐得干干凈凈。 羅斯廷市雖然擁有一條號稱“深入索森山脈南麓、感受狂野自然風情”的觀光列車路線,但實際上它只會帶著你在南麓原野已經半文明化的郊區地帶逛一圈,看看開拓時代留下的市集、村鎮與旅館舊址,至于深入索森山脈則完全是個噱頭。 而就是在這樣一條可稱十分安全的觀光路線上,每年依然能挖掘出不少開拓時代冒險者們的骨骸,證明大陸“狼穴”并非尋常人想來可來、想走即走的交際場所。 何況羅曼爵士還是獨自一人、徒步穿越。對于這種行為,無論哪個時代,都只有一種評價:找死。 可羅曼爵士不但沒有死,反而真的激發了靈感,創作出了《三月尋日記》這樣的經典名作,可見常人判斷的標準對于藝術家而言,是行不通的。 “那是因為先祖進入山中后,不到一個星期就返回了,并沒有如他的那樣,徒步穿越索森山脈,前往另一側的來森堡。”米爾斯道:“在這短暫的旅途中,他遇到了一件令他此后都難以忘懷的事情,并且成為他寫下《三月尋日記》的契機。” “那是某一日,他在山中行走,追逐身處文明世界的人們難以領略的自然風光之時,偶不經意的一瞥,卻看見了一座聳立在山崖上的古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