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河南尹朱儁諫言道:“陛下,臣亦認為,選納本為八月進行,既要依循舊制,就不宜輕改時間。臣亦贊同獻納之舉。” 看到董卓并未表態(tài),劉協(xié)也不著急。 在伏完進言時,劉協(xié)便注意到他了,這個被女兒伏壽坑了一把的“老丈人”。 按照歷史進程,伏壽明年便會進入掖庭成為貴人。公元200年,曹操殺死董承,并下令處死董貴人。漢獻帝劉協(xié)因董貴人身懷六甲,數(shù)次懇請曹操,仍不能保全董貴人的性命。 董貴人之死,讓伏壽深感擔憂。于是她寫信給伏完,訴說曹操威逼國家,獻帝心存怨恨之事,希望伏完能暗中謀劃誅殺曹操事宜。 只可惜,伏壽看錯了父親伏完。 以伏完的出身和履歷,他哪有弒曹的雄心和壯志啊,伏壽終究是錯付了。 然而,伏完也是個妙人。你說你干不了,就把信件燒掉唄。他卻不然,還拿著信件給荀彧和妻弟樊普看。 荀彧尚留一份人情,雖然不喜,但也隱匿未報;然妻弟樊普,卻于多年后告密曹操,致使伏壽及兄弟宗族、兩位皇子皆被處死,伏壽生母盈等被流放涿郡。 想到伏壽和伏家的結局,他不由得扼腕,心中暗戳戳想到:伏壽這種傻女人,還是放在深宮里吧,免得出去禍害別人了! 思維活躍的劉協(xié),不知為何又想到了掖庭,以及那位已經(jīng)死了的掖庭令畢嵐。 袁紹和袁術帶著何進的部將圍攻皇宮,斬殺趙忠等宦官兩千人。張讓、段珪、畢嵐無力反抗,遂劫持天子劉辯和陳留王劉協(xié)沿河而逃。盧植、閔貢趕來后,張讓、段珪、畢嵐等跳入黃河自殺。臨死前,張讓還言辭悲切地哭訴道:“臣等殄滅,天下亂矣。惟陛下自愛!” 張讓這些奸宦,還真是有臉。居然大言不慚地說:他們死了,天下就亂了。他們也不好好想想,既使不死,黃巾之亂不還照樣爆發(f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