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以禮相待,蔡琰這可笑的堅持啊! 劉協稍微用力,將其摟得更緊些,然后盯著她的眼睛道:“男女之情,發乎于心,止乎于禮,未見亂于人前,何以避之?” 蔡琰聞言,低垂的雙目抬起,看向劉協,正好和盯著她的劉協對視。 她沒想到,出自于女兒家的羞澀,一個簡單的請求,會讓劉協問出這樣的問題。 如劉協所言,情感發乎于心,止乎于禮,自無不可。只是當眾摟抱,能否界定為亂?不亂,就可以不避人了么? 兩個問題,被劉協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企圖魚目混珠、偷梁換柱。 不可否認,漢朝風氣開放,無論是寡婦再嫁,還是夫妻和離,并沒有太多的限制。但男女在大庭廣眾之下擁抱,正經人家幾乎不會。 可是,想要從禮儀中找到明確的規定,能夠認定當眾擁抱屬于“亂”的范疇,她還真的無能為力。 蔡琰尋思片刻,無奈地坦承道:“妾身才疏學淺,無法界定那些行為屬于亂!” 劉協也不捉弄蔡琰了,松開摟著她腰肢的手,環視周圍道:“無人敢看,自然不是眾目睽睽了!” 正常而言,皇帝和妃子若有親密的舉止,附近的官員和太監等都會刻意回避。或是低頭,或是他顧,幾乎沒有人會直勾勾盯著去看,皇帝和妃子做什么。 若是真被人發現有失禮之處,估計就會被人彈劾了。 說來也有趣,敢做的人不罰,偷看的人卻會被罰,這就是權力的魅力了! 感覺劉協松開了她的腰肢,蔡琰這才松了口氣。短短一天內,劉協給她的印象十分復雜。 獨創“五言”“七言”和“長短句”,足見其才華;一言決斷自己的終身,又讓蔡琰體會到帝王的強勢;從諫如流則體現出劉協對她基本的尊重。 蔡琰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樣的心情。 在她患得患失的思慮中,劉協突然握住她的手,舉起她手中的釣竿——原來是魚上鉤了。 她也顧不得多想,連忙和劉協一起,將魚釣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