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地中海和紅海上又一次出現了專業的電纜鋪設船只,對于地中海沿岸的人來說,已經見怪不怪,這幾年隨著各國越來越重視電報的作用,有能力的國家和公司都在海底鋪設電報線路。
而這次海上鋪設電纜工作的船只一艘來自奧匈帝國,一艘來自德意志,分別在地中海和紅海開工。
從奧匈帝國的的里雅斯特到埃及,再從埃及到東非的大海上,又一次電纜鋪設工作開始了。
這次是復線鋪設工作,畢竟單條電纜來維持東非和歐洲的聯系并不保險。
鋪設復線的計劃早就躺在了恩斯特的辦公桌里,在鋪設東非到歐洲第一條電纜時就有了規劃,但是由于當時資金的限制,所以并沒有一起執行。
后面,第一條電纜也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畢竟整條線路并不用于民事,屬于東非的政府專線,工作量不大,第二條線路也就遲遲沒有開工,或者說恩斯特都快忘了這個計劃。
現在,老爹要動身去往東非,父子間的聯絡就必不可少了,為了防止意外發生,恩斯特決定重啟電纜鋪設工作。
海底電纜到底是個相較而言比較脆弱的東西,所以鋪設復線相當于安裝了保險,哪怕常用線路發生意外,也可以立刻啟用備用線路。
東非,第一鎮。
“這是殿下發來的文件,現在提前去給內陸沿線的政府送信,讓他們做好準備。”馮德萊恩將關于東非電報線路鋪設的文件遞給會議室里的眾人。
“這可真是個不小的工作量!”會議室里的官員們看完文件后說道。
“也不算太難,雖然整個工程線路多達四千多公里,但是我們只要沿著公路兩邊架設電線桿就行了,沿途的地方政府只要負責好本轄區內的工作就可以了。”馮德萊恩說道。
“這倒也是,電線桿就地取材就可以了,還要提前準備好機房,方便后續發電機的安裝。”
大家正在討論的正是此次電報線路建設計劃的陸地部分,東非殖民地早在去年,就架設了一條從蒙巴薩到達累斯薩拉姆再到第一鎮的陸地電報線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