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6 雄陣萬變-《漢祚高門》
第(1/3)頁
少年名為鄧遐,武昌太守鄧岳之子,雖然只有十四五歲的年紀,但卻已經(jīng)頗具悍力,大得其父風采,已是荊州軍中首屈一指的少壯戰(zhàn)將。
聽到鄧遐這少年忿聲,鄧逸也不惱怒,只是擺擺手示意他歸陣,家門有此英壯,又逢此大用之年,確是一樁幸事。
鄧逸此番率領家眾部曲北進助戰(zhàn),主要任務還是給這個侄子保駕護航,在各路王師面前彰顯他們荊州強軍后繼有人,絕非浪得虛名。
此時對面那千余羯兵已經(jīng)沖過半程,直向此處陣線而來,明顯是不肯善罷甘休要作復仇。軍伍之中,鄧遐不敢違逆叔父軍令,只是臉上仍有躍躍欲試,希望能夠繼續(xù)上陣殺敵。
但鄧逸卻不敢再將他輕易放出,前陣各營補充馬力后,中軍大都督示意各軍可小試鋒芒,他才派出鄧遐并部下最精銳的部曲先得頭彩。但若還要繼續(xù)出戰(zhàn)的話,不只要擔心少年乏于后力,也會讓其他各路友軍心懷不忿,覺得他們獨占風光。
不過鄧逸也沒有引部歸營,只是轉首望向旗令戰(zhàn)樓。
八陣大營占地廣闊,近日再作擴充,整片營地已經(jīng)達于數(shù)十里深闊,鄧逸軍所在已經(jīng)算是最前線,從這個距離上已經(jīng)很難再看到中軍旗令變化。
但這大陣的精髓就在于及時的掌控與靈活的應變,因是整個指揮系統(tǒng)也是非常的細致周全,除中軍旗令之外,各軍大營也有戰(zhàn)樓用以接收中軍旗令并向下屬小營傳達。
除此之外,尚有鼓令并傳令兵卒游走戰(zhàn)陣之中,幾套系統(tǒng)搭配,可謂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使得整個龐大營地凝為一體,反應靈活,如臂使指。
鄧逸雖然不是什么勇將名將,但也是戎行多年,軍略或是不及,眼光卻還是有的。他也曾經(jīng)有幸得觀武侯故壘,或是囿于見識,難有更深刻體會。但如今身在實實在在的陣營中,更覺得這陣圖精妙強悍,對于中軍那位謝大都督的崇拜也是越來越濃。
八陣勢變繁多,幾無窮盡,鄧逸終究沒有經(jīng)過長久訓練,對于一些旗令細微變化了解并不深刻。如今獨掌一軍,為了確保軍令執(zhí)行無誤,謝艾給他搭配了數(shù)十名精熟旗令的枋頭老卒。
由于近年來大將軍專心中國事務,對于荊州軍還沒有進行深入的改編,因是眼下荊州軍還保持著相當濃厚軍頭、部曲的搭配。但是為了保證部眾能夠及時應變、配合陣勢變化,鄧逸也并沒有強求部曲的獨立性,而是主動打散舊編,以枋頭舊軍構架起目下的軍伍。
中軍旗令很快便傳達到前陣,鄧逸依令率部后撤半里,同時右側友軍大營中又涌出百架刀車戰(zhàn)陣,掩護其軍后撤。
當羯軍沖達陣前時,鄧逸的部伍已經(jīng)沒入了戰(zhàn)陣之后,迎接他們的乃是前后三層重疊的刀車。刀車車架堅固,前方巨盾能夠有效攔截羯軍流矢,同時巨盾上又鑲嵌著長達半丈鋒銳尖刀,仿佛兇惡的猛獸爪牙,人馬一旦撞上,必被尖刀洞穿,橫死當場!
羯軍雖然來勢洶洶,但也不敢以血肉之軀去硬撼這猙獰刀陣,側行掠過此邊,一輪流矢傾瀉,又不甘就此撤離,打算從側翼繞過刀車戰(zhàn)陣繼續(xù)殺敵。
但是前線大營之間雖然距離很大,留下的可供沖殺的缺口卻并不多,鄧逸軍右翼雖有刀車戰(zhàn)陣的遮蔽,但左翼卻是空蕩蕩,據(jù)此數(shù)里之外才有另一座友軍大營。
而在這一處空隙中,卻聳立著一處高出周邊的土丘,土丘上架設著三座箭塔,每座箭塔具有兩百余人的弓弩手,布置了大量的強弓勁弩,輻射周遭里許方圓。羯軍一旦由此經(jīng)過,必受箭雨傾瀉攢射,不死也要脫一層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高邮市|
秭归县|
城市|
五常市|
新营市|
新乐市|
甘肃省|
顺平县|
丹寨县|
民勤县|
株洲市|
剑阁县|
隆安县|
应用必备|
聂拉木县|
石阡县|
盐山县|
虎林市|
元阳县|
苍南县|
万山特区|
灌云县|
临安市|
开平市|
杭锦旗|
红安县|
三亚市|
岑巩县|
慈利县|
恩平市|
普格县|
汕头市|
镶黄旗|
灵石县|
武邑县|
安图县|
博兴县|
彩票|
聂荣县|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