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462 三代不述,今唯論茶-《漢祚高門》


    第(1/3)頁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只要出了衣食住行的生存基本需求,只要達于各人感受的層次,都是建立在過分解讀的基礎上。

    作為南國茶道始作俑者,對于這一點,沈大將軍有著深刻的認知。

    水為萬物之源,世上無人不飲,茶本身便是一種立足于水而又高于水、帶有個人感受追求的飲品,如果只是為了生存,則不必飲茶,而若飲茶,則必是已經出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就有解讀的空間,就有推廣的價值。

    茶道,就是一種將日常飲食行為儀式化的藝術。飲茶作為一種日常行為,是這種藝術的載體,儀式則是為了構建一個特定的文化場景,能夠讓人認同且代入其中,而對于儀式步驟的解讀,則就是茶道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只要能夠言之成理,能夠滿足人對文化的享受與追求,就是成功的,哪怕只是穿鑿附會。

    河北經術名門,之所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世道的話語權,就在于他們所掌握對于經術的解讀權,而對經術的解讀,就是整個諸夏社會價值趨向的底層共識。秦皇一統六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就是為了構建一個社會的觀念共識。

    當然,茶道是達不到那種普世的層次,但是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卻能夠構建一個南北時流俱都能夠融入其中的儀式場景,從而獲得文化的交融與碰撞。

    茶的普及并非一帆風順,在歷史上南北朝時期,特別在北魏統一北方、勢大一時的時候,有南國逃人將飲茶習俗帶到北方,卻遭到北人譏笑,使人恥于言茶,因為這代表著一種失敗的、落魄的飲食習俗,甚至一度南人不善戰、虧于血勇都被歸咎為飲茶習慣,將此視作鄙俗。

    沈哲子并不排斥河洛時流對于茶道的過分解讀,反而樂見甚至鼓勵時人去補充這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甚至穿鑿附會一些怪誕神異之說。而南國飲茶所以快風靡,除了沈哲子不遺余力的推廣之外,也的確是有一些神異傳說在其中。

    南國印刷技藝漸趨成熟,這也使得許多私學雜著逐漸泛濫。幾年前,有一部《武康耆老記》突然風靡一時,這一部書便是類似《搜神記》等志怪筆記,只是論及辭藻文理則遠遠不及,所述多武康并周邊幾縣一些鄉野怪誕事跡,之所以能夠廣泛流傳開,則是因為武康正是沈大將軍桑梓所在。

    《武康耆老記》有一“武康山神”獨篇,里面記載了一些武康山神吳興沈瑩生前身后軼事,其中便有一片段講到舊吳滅亡之后,吳興沈瑩壯烈捐國、陰魂不泯,轉回武康山中成神庇護桑梓,山神護鄉累積陰功,終有一日得達天闕,叩請天帝祈求神物以求能夠庇佑后人,因是得神茶之種賜予武康后人,后人感夢得種、珍而植之,采其茗葉常年烹食,因是吳興沈氏子弟多悅志、有力,遠同儕。

    這一則鬼怪故事,很明顯不是沈氏自家手筆,因為所謂武康山神這樣的把戲,是舊年沈氏清聲未著時期的把戲,如今沈氏勢大一時,甚至沈大將軍履極未遠,已經懶于再言這些舊談。甚至原本的武康山神,早被江東天師道那群師君們感天受命,推為江南神君。

    但是隨著這一部《武康耆老記》的風行,南國人眾似乎陡然間現了什么了不起的天道密碼,那就是為何吳興沈氏能夠驟大于此世,更涌現出沈大將軍這般獨得三吳靈秀精華、人莫能及的子孫。

    人大凡接受、理解什么事物,總要遵循一個因果的邏輯。有一個怎樣的原因,而后推演出一個怎樣的結果。而在這本志怪筆記之前,沈大將軍秀出于江東這一現象,一直都缺乏一個有力的解釋。為何這般優秀?總要有一個原因!

    現在,原因找到了,最起碼在沒有出現另外一個更加有力的解釋之前,沈大將軍就是武康山茶泡出來的江左麒麟,這一點毋庸置疑!甚至于就連大將軍何以不遺余力的推廣飲茶之風,都找到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城市| 昆明市| 明星| 当涂县| 光泽县| 来宾市| 宜阳县| 桦甸市| 阿尔山市| 阜新市| 高碑店市| 平谷区| 宜章县| 博爱县| 闸北区| 道孚县| 辽阳县| 松原市| 托克逊县| 贺州市| 界首市| 阿拉尔市| 社旗县| 邯郸市| 明水县| 普格县| 称多县| 泽库县| 客服| 兴安县| 怀仁县| 汕尾市| 布尔津县| 沾化县| 格尔木市| 东光县| 长汀县| 江永县| 田东县| 理塘县|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