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7 萬世不祧-《漢祚高門》
第(1/3)頁
大梁得國,功在當世,非祖業承襲,因此祭祖事宜便被安排在了登基大典的第三天。
位于洛陽禁中的太廟,很早之前便已經修筑完成,當然最開始是托名前晉司馬氏諸先王的名義而建。只是建成之后,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一直沒有供奉司馬氏的先王,到如今仍是十成十的新,也終于迎來了新的主人。
在此之前,沈氏已經有了宗廟兩座,第一座自然是位于武康龍溪老宅的祖祠,第二座則是沈哲子受封梁公時,在梁郡封國中所設立的家廟。當然,若要講到規格之高,自然是這第三座位于洛陽的太廟。
這一次祭祖,算是比較純粹的帝王家事,畢竟沈氏諸先人也并沒有擔任過什么人道尊者。因此祭典無需全部臺臣出席,但畢竟也是天家無私,更兼又牽涉到沈氏先人追尊事宜,因是臺內一應禮官跟隨。
這一次的祭祖主要還是沈氏族人出席,而沈充作為仍在世的皇帝之父,則被很無情的開除在外。畢竟與昊天共享一子,已經脫離了凡人的范疇,再加上他若出席,皇帝應該站在哪里?索性直接不必參加,安心等待禮成即可。
不過沈充倒也不必因此而落寞,昨日便已經從宣仁小城進入太廟祭拜了一下先人,只是有無在先人面前炫耀若非他巧得麟兒、否則先人鄉豪之流哪得有幸尊于太廟,便不得而知了。
吳興沈氏雖然不是什么世祿名門舊族,但也是根深蒂固的吳中巨室,家門族系淵源記載追溯非常清晰,最遠可以追溯到光武中興時期后漢光祿勛沈戎,但在太廟配祭方面,又沒有追溯這么悠長的先例和必要。
在追尊先人方面,沈哲子也請示過老爹沈充的看法,兼于禮法方面的考慮,決定只是追溯三代而止。老爹沈充尚還在世。本身已經占了一個名額,再向上一代沈哲子的爺爺沈瀾便追尊為世祖元皇帝,太爺爺沈夔則追尊為光皇帝。
原本老爹還是比較希望能給他的爺爺沈夔也加廟號,但這個時期廟號還是比較嚴謹的。特別大梁新立,標榜上追秦漢治世,就連沈哲子自己的爺爺能加廟號都是因為孫子功業太盛、威望太高,若再上溯一代則就顯得有些勉強與濫封。
沈哲子連自己的爺爺都沒有見過,更不要說太爺爺,感情上也并不怎么深,只知道這個太爺爺可以說是他們這一支龍溪宗得于崛起的一個契機,但真追溯生前事跡,也僅僅只是在后漢末年擔任過鄉中嗇夫。倒是他的爺爺沈瀾,是確確鑿鑿在東吳朝廷擔任過武職。
至于早年為了給臉上貼金而強扯上來的東吳丹陽太守沈瑩,其實從血脈上來看,與他們武康東宗龍溪一支關系并不算近。
仔細梳理沈家這一條發跡路線,倒讓沈哲子頗生出一種世道滄桑之感。他太爺爺一代,還僅僅只是鄉中小吏,勉強有了魚肉鄉里的資格,到了他爺爺一代已經略有起色,勉強能夠追上東吳一眾地主豪門的尾巴,而等到他父親沈充執家,儼然已成江東首屈一指的大土豪,特別是在義興周氏落寞之后,更是一躍成為江東豪首。
到了沈哲子這一代,那跨度就更大了,由區區一介地方土豪化家為國,一躍而成享國帝室!
歷史視角諸多,而若專注于沈氏一家的壯大,同樣也能折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像是他太爺爺一代,還在東漢末年,沈家這一階段的發跡過程,便可以視作是在東漢這個歷史背景之下,給予寒庶黔首所開放的上升途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宾市|
呼伦贝尔市|
锡林郭勒盟|
嘉鱼县|
林甸县|
洛隆县|
公主岭市|
浦县|
昌吉市|
凭祥市|
中西区|
宝清县|
仁寿县|
凌云县|
青海省|
萍乡市|
宽城|
泰宁县|
五指山市|
潍坊市|
江都市|
兴化市|
樟树市|
九江市|
达拉特旗|
东宁县|
惠州市|
乳山市|
广饶县|
富裕县|
岳普湖县|
沐川县|
常宁市|
五大连池市|
高邮市|
丰原市|
冀州市|
都兰县|
平塘县|
江门市|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