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一脈。 按理不當再稱趙氏。 過去造父一脈為大宗,秦非子一脈為小宗。 而在秦非子獲得賞賜后。 秦非子一脈,繼承了嬴姓跟祭祀。 他這一脈,直接從趙氏小宗,變成了嬴姓大宗。 因而后續追溯祖先,趙氏只能追溯到惡來的弟弟季勝,而嬴姓這一脈可直接追溯到惡來,秦人這一脈眼下是真正的大宗,也是真正繼承了嬴姓祭祀的一脈。 而這從劉秀跟劉備的自稱也可見一些端倪,劉秀可以自稱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漢景帝之后,而劉備必須先稱自己為中山靖王之后,其后才能稱自己為孝景帝玄孫,必須先從‘別子’算起。 皇帝所有子嗣中,除了繼位的兒子,都為別子。 因而劉備除非重建了漢室,不然都只能先追溯最后一次分家時的祖先。 上古時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氏是用來辨別族群,而姓用來區別血緣。 氏往往是由封地、官職而來,故還包含著社會、政治的意義。 周禮更是嚴格規定同姓不婚。 正常而言,秦非子獲封秦亭,當以秦為氏,只不過秦氏被其他族群搶先占去,因而秦非子一脈仍以趙為氏,嬴為姓。 等到始皇一統天下,下令不再區分姓氏。 姓氏之分才開始被淡化。 胡亥說到‘趙’非子獲封秦亭便沒有再說。 后續的事他還未讀到。 而且今日已經講的足夠多了。 他對自己的表現還是十分滿意的。 這大半月,他可并未閑著,被趙高一直逼著看書,而今見到嵇恒跟大兄都啞口無言,心中更是生出一股暢快之意。 良久。 扶蘇才輕嘆道:“今日聽聞幼弟講說,我才知曉我大秦立足之艱難,大秦先祖更是幾次沉浮,在黑暗中摸索了兩百余年,這才堪堪重新在天下站穩腳跟。” “創業之艱,實屬不易。” “我等當以此為勉勵,不負先祖創業之苦。” 嵇恒淡淡道:“福兮禍兮,禍兮福兮,大秦族群的確長期陷入無盡黑夜中,卻也因此錘煉出了忍受苦難的非凡耐力。” “秦人因周而衰。” “也因周衰而興。” “或許冥冥間自有一番道理。” “我對大秦過往的歷史并不了解,但從胡亥口中,也大概知曉了一些,秦非子之前,嬴姓實則已被斷姓了兩百余年,因而秦非子之前的嬴姓史料,大多都是口口相傳,并不能真的當真。” “因而秦史真正可查的,實則是從秦非子開始。”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書中得到了的信息終究太過淺顯,若你們當真想了解秦史,不當只是閉門造車,而當重走一下大秦的開國路,從秦亭出發,去實地聽一聽秦人對過往的看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你們或許可去走走。” 這點劇情有點. 基本就是史記,清華簡,這些東西雜糅的。 后續劇情:走開國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