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年代:開局退伍回家正文卷第二百三十三章別讓汽車廠有錢 最新網址: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一個還在依靠低級仿造的國家,甚至就算讓它仿造,有些東西都仿造不出來,只能依賴進口的國家。現在卻生產出了一款高性能的叉車。 液壓升降,提升撐舉力,助力轉向,讓重型車輕易擰轉方向。減震器讓叉車行駛在不平整的路面上也能平穩點行駛。 蘇聯不是沒有叉車,甚至液壓技術也用上了,但在測試過眼前的黃黑相間色的叉車后。不管是車輛的操作性還是升舉力度和速度,感覺在同噸位的叉車里相比,有些比不過中國生產的這款叉車。 蘇聯這邊倒不是有多稀罕這樣一款叉車,因為他們國家的叉車最多同級的車身重量重點,叉舉力上限差一些。但使用效果是一樣的。 但蘇聯懂叉車的人,真是好奇眼前這兩叉車的內部結構,想弄臺回去拆了查看一下。 不過國內的外交人員也懂這樣一點,這蘇聯老大哥的工業能力強,這叉車的技術含量其實不高,容易仿造。所以對蘇聯出口的話,基本是一桿子買賣,一臺肯定不賣,要買的話起碼得十臺。 這就跟國內一樣,一旦仿造成功了,就算產量提不上去,但進口價格就會掉。后世的中國,國外封鎖什么,只要國內研發出來,基本上天價的東西,就會變成‘白菜價’。 幾十億的債務,買十臺叉車回去不算什么。就算按照這邊的定價,也不過是六十五萬,而且目前測試性能的確好,訂十臺也不會是垃圾。最主要的是,這債務太多,逼也逼不出來,否則也不會選擇只要食物的,現在也要礦石了。 見蘇聯這邊的人愿意要十臺,哪怕明白只是一次性買賣,國內的負責人也是高興的。對于蘇聯來說,也就是0.65%億,跟債務比,連一個零頭都算不上。但對于國內而言,幾百塊就可以買一噸好糧,這六十五萬得拿上千噸糧食去抵債。 因此,義安軋鋼廠這邊立刻就收到了電話,讓這邊協助汽車制造廠,優先生產十輛叉車過來。 對于叉車的事情,陳主任是知道的,這汽車廠在生產出來幾輛叉車后。因為叉車生產的慢,主要是車身的造型費工夫,所以汽車廠早就在軋鋼廠訂了二十輛叉車的原材料,而且這幾天已經發貨過去了。 第(1/3)頁